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可以直接将空气中的氢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氮肥。田间试验测定,1亩大豆可固氮8kg左右。

(1)若将8kg氢气与氮气化合合成氨气(NH3),可得到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保留1位小数)(反应原理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4月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蔗糖 B. 植物油 C. 泥土 D. 硫酸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分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钠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小心滴入200g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杂质不与AgNO3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g;

(2)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

(1)20世纪前,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是世界上唯一的火箭推进剂,其反应为S+2X+3C=K2S+N2+CO2,请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1940年美国研制出高氯酸钾(KClO4)、沥青固体复合推进剂,高氯酸钾是由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如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X的数值是____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甲烷(CH4)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二氧化硫等气体的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请计算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正深入人心。为防范“污染在水中,问题在岸上。”环境监测人员适时对河水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有:悬浮物、pH、化学需氧量等指标。

(1)悬浮物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除去水中悬浮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pH试纸检测河水pH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测河水化学需氧量需要用到硫酸亚铁铵滴定液,其配制方法是:称取20g硫酸亚铁铵溶解在100g水中后,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g浓硫酸,再加入860g的水稀释。

①往硫酸亚铁铵溶液加人浓硫酸时,用玻璃棒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

②上述方法配制的硫酸亚铁铵滴定液中硫酸亚铁铵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甲和乙是家庭常用的两种调料,它们的气味完全不同。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判断,下列有关两种调料的说法,肯定正确的是

A. 构成的原子完全不同 B. 构成的分子一定不同

C. 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D. 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观察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1:收集氧气时,验满

B. 图2: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 图3: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

D. 图4:验证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0

0.3

4.8

2.8

反应后质量/g

3.2

待测

8

6.4

A. 待测值为0.6

B. 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 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 甲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