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豆浆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豆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E、胡萝卜素、烟酸和铁、钙等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比其它乳类还要丰富.
(1)豆浆中含有构成细胞的基本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2)家用豆浆机制作豆浆时,既方便又省时,为了使豆浆口感好,在豆浆机上安装了一个过滤网用于除去豆浆中的渣滓,该设计利用的操作原理是过滤.
(3)豆浆为乳白色的液体,你认为豆浆是一种①(填序号).
①混合物       ②纯净物       ③溶液     ④乳浊液
(4)小明同学通过学习化学知道,人们误食重金属盐(如:硫酸铜、氯化钡等)可通过喝大量豆浆的方法解毒.你认为下列①③饮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填序号).
①牛奶         ②果汁        ③蛋清         ④矿泉水       ⑤食盐水
(5)黄豆中含有的皂角素能引起人们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因此,喝不熟豆浆对人体有害.但豆浆经烧熟煮透后,其中的有害物质被破坏,这个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分析 (1)根据人体内六大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4)根据重金属盐中毒的原理是破坏人体蛋白质进行分析.
(5)根据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利用滤网的网眼的大小将豆浆中较大的蛋白质颗粒(即滤渣)跟较小的蛋白质颗粒(即豆浆)分离.这种方法属于过滤.
(3)豆浆中含有多种成份,且其中有固体颗粒,故是混合物,且不属于溶液,也不是乳浊液,是悬浊液.
(4)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牛奶、蛋清中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因此这两种饮品也能达到解除重金属盐所造成的中毒.
(5)皂角素经烧熟煮透后被破坏,即是说生成了其它物质,所以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蛋白质;(2)过滤;(3)①;(4)①③;(5)化学.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C.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回答:(1)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丙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t2℃时三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乙
(3)t2℃时处于P点时甲物质的溶液属于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家利用从烟道气中分离出的CO2与太阳能电池电解水产生的H2合成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过程中用到的乙醇胺(C2H7NO)由四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2:7,C2H7NO中O的质量分数是26.2%(精确到0.1%).0.5mol C2H7NO中约含有3.01×1023个C原子.
②上述过程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缓解温室效应.
③上述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为e.(填编号)
a.烟道气      b.乙醇胺        c.H2         d.甲醇    e.H2O
④请任写一个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化学知识,下列运用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浓盐酸来除去铝壶内的水垢
B.草木灰与人粪尿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C.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河水的硬度
D.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甲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的填空)

【查阅资料】
Ⅰ.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Ⅱ.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Ⅲ.Na2CO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
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猜    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①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NaHCO3与水反应产生CO2.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NaHCO3与酒石酸能反应生成CO2
②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另取适量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Na2CO3
【小    结】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加水或加热;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做干燥剂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做氮肥D.稀盐酸:除铁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小华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量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Cu-Zn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65g与100g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4g,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小华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
A.生石灰B.醋酸C.石灰石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