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组实验,结合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
(2)在初中可同时用来制取O2、CO2和H2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
(3)制取O2时的收集装置为D或E(填字母).
(4)写出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5)用KClO3制氧气需加MnO2作催化剂.若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用文字说明其原因KMn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生成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
(6)实验室常用碳酸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CO2,已知:CO2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
①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制取CO2的收集装置为D(填字母).
③对CO2的收集装置作了改进(见图2),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分析 (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
(2)气体的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药品的状态和发生的条件两个因素;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4)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5)若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是因为KMn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生成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
(6)①根据反应原理来分析;②根据CO2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解答;③选择气体收集的方法根据CO2气体的密度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解答.

解答 解:(1)仪器a是铁架台,b是集气瓶;故填:铁架台;集气瓶;
(2)氢气、氧气、二氧化碳都可用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故选用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故填:B;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故填:D或E;
(4)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氯化钾(KCl)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故答案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5)若在KClO3中加少量的KMnO4,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是因为KMn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生成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故答案为:KMnO4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生成的二氧化锰做了氯酸钾的催化剂;
(6)①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D;
③如图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左边的导管伸到集气瓶底即可.

故本题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组固体,只利用水不能进行鉴别的是(  )
A.碳酸钠和碳酸钙B.硝酸钾和氯化钾C.硫酸铜和氯化铁D.硫酸钠和硫酸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5g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剩余固体质量为3.08g,则:
①产生氧气多少g?
②混合物中有氯酸钾多少克?
③剩余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4.8g镁与足量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跟一定质量氯酸钾完全分解放出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该氯酸钾的质量为(  )
A.4.08gB.8.17gC.12.26gD.16.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收水,干燥氢气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验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
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
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80,
而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1:8.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用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b以外,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③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是否会影响水组成的测定结果不会(填“会”或“不会”).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
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Cu2O.
[拓展探究]丁同学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去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反应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为1.6g;然后,通过与实际得到的固体2g进行比较,
判断猜想① 成立(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常温下,用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或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下列是有关生产海绵铜的实验流程.
(1)“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
①操作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所需要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含铁圈)、玻璃棒、烧杯、漏斗、滤纸;
②固体B的成分是Fe、Cu;(写化学式)
③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200g18.25%盐酸的小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A.18gMg、18gCuB.20gCaO、20gCaCO3
C.10gAgNO3溶液、5gCu(OH)2D.4gMg(OH)2、8.4g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二氧化碳验满
D.
 读出液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