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2015年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分析 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

解答 解: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排.
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
故选B.

点评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放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被水吸收了.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BaCl2═BaCO3↓+2NaCl.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除去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而检验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铜粉与氧气加热生成黑色粉末氧化铜
B.灼烧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淀粉遇碱变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CD;
(3)B、C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科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如图2是常见的气体制取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单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为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从图3中选取B(填字母)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
(2)在连接图1的b和d时,使d较易插入b中的措施是将伸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把用水和酒精浸湿的手帕点燃,火焰熄灭后手帕没有烧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帕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消耗了空气,氧气不充足,手帕不会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现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氮肥,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CO(NH22].
(1)三种氮肥的含氮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
(2)请设计实验鉴别这三种氮肥,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