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Na2CO3溶液、CaCl2溶液和稀HCl中的一种。甲与乙混合无明显现象;甲与丙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乙与丙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是( )
A. Na2CO3、CaCl2、稀HCl B. CaCl2、Na2CO3、稀HCl
C. CaCl2、稀HCl、Na2CO3 D. 稀HCl、CaCl2、Na2CO3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区分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 稀硫酸 C. 燃着的火柴 D. 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破裂,试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写出四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仪器中,能够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量筒 B. 燃烧匙 C. 烧杯 D. 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假定废水中只含有硫酸),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
(1)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_____。
(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m(NaOH)=_____g,V(H2O)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
②称取氢氧化钠: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 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钠固体
B 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
(3)定量检测废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发生反应但是没有实验现象,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在锥形瓶中加入10g上述(2)中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定管(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慢慢滴入废水,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回答:
①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
②边滴加废水,边不断振荡的目的是_____。
③当滴定管中废水读数为20mL时,锥形瓶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④当b中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废水10mL,则兴趣小组想算出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____。
(4)兴趣小组同学在滴加废水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它的可能原因是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_____;若要除去溶液中变质生成的杂质,请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B.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C.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 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有一包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的固体粉末,其中可能混有氧化钙和氯化钠,为确定固体粉末中是否混有氧化钙和氯化钠,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得到无色溶液A,由此可判断固体粉末中不含有氧化钙;如果含有氧化钙,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确定固体粉末中是否混有氯化钠。_____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步骤1:在以上溶液A中加入_____ | _____ | |
步骤2:_____ | 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氧乙酸分子中含O3分子
B.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4:4:48
C. 172g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是2g
D.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
C. 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 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