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分别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反应结束后,把废液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B试管的废液中溶质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
(3)小组同学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假设猜想】猜想①:Na2SO4
猜想②:Na2SO4、Na2CO3
猜想③:
【实验探究】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 | 实验结论 |
| | 猜想1正确 |
| 猜想2正确 | |
| 猜想3正确 |
(1)2NaOH+H2SO4═Na2SO4+2H2O;先在碱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2)Na2CO3、Na2SO4;(3)【假设猜想】Na2SO4、H2SO4;【实验探究】可利用石蕊试液利用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含有硫酸的假设溶液会变红,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会变蓝,只含硫酸钠的溶液石蕊不会变色;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 石蕊不变色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蓝 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试题分析:(1)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没有现象,所以可以预先在碱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为红色,滴加硫酸至恰好反应红色褪去,则可以证明该反应能够进行(合理即可);(2)由于废液中会出现气泡则碳酸钠一定有剩余,且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一定会生成硫酸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Na2CO3和Na2SO4;(3)【假设猜想】由反应的过程可知该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且要利用碳酸钠和硫酸不会共存分析可知猜想应该存在三种情况:①只有硫酸钠;②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③含有硫酸钠和硫酸;【实验探究】可利用石蕊试液利用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稀硫酸的溶液显酸性的有关知识分析;含有硫酸的假设溶液会变红,含有碳酸钠的溶液会变蓝,只含硫酸钠的溶液石蕊不会变色;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常用加热(85℃)NH4Cl和NaNO2两种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取N2,下图是实验室用这种方法制N2,并测定生成N2体积的装置(部分装置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查阅资料】:
1、NH4Cl和NaNO2反应生成NaCl、H2O及N2,并放出大量热量;
2、20℃时,NH4Cl的溶解度约为37g;
3、N2难溶于水,实验条件下,密度为1.25g·L—1。
【实验步骤】:
① ;
②20℃时,取0.78g饱和NH4Cl溶液放入烧瓶,连接装置;
③调节水准管,使其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12mL;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饱和NaNO2溶液,加热至反应发生,移走酒精灯;
⑤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
⑥待冷却至室温,调节两边液面高度相平,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V mL;
⑦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写出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 ;b、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① ;
(4)步骤④中,移走酒精灯的目的是 ;
(5)NH4Cl是一种 (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20℃时,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生成氮气约为多少毫升?(3分,计算过程中,中间数据保留2位小数,最终结果为整数;相对分子质量:Mr-NH4Cl:53.5、Mr-N2:28)
(6)根据计算结果,步骤⑥中V的数值为 ;
(7)实验中,实际测得氮气的体积偏大,可能原因是 。
A.实验中加入饱和NaNO2溶液的体积也被作为生成N2的体积
B.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同学欲探究市售 “双钙防蛀”牙膏、“皓清”牙膏和牙粉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1)牙膏和牙粉均是由摩擦剂、活性剂、香料等成分构成。
(2)常用的摩擦剂有极细颗粒的碳酸钙(CaCO3) 和水合硅酸(SiO2·nH2O)等
(3)牙膏和牙粉中除了碳酸钙以外,其它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实验一】探究“两种牙膏和牙粉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如图所示,取三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再分别加入适量R 溶液。R 溶液是 。 | A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B和C试管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
② | 将B和C试管中生成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现象Ⅱ: 。 |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组装两套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取 (操作Ⅰ),放于锥形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R 溶液。 | |
② | 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有气泡产生。 |
③ | 待②反应结束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注入一定量R 溶液,然后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④ | 称量反应后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并加以比较 | 加入“双钙防蛀”牙膏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大于加入牙粉的装置及药品的总质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四种物质
[猜想分析]
①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②不可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③一定含有碳,理由是
[实验验证]
①验证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
②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实验方法是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比在纯水中生锈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5分)碱式碳酸铜的成分有多种,其化学式一般可表示为
xCu(OH)2?yCuCO3.实验小组为测定某碱式碳酸铜样品的组成,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样品平铺置于平直玻璃管中。
步骤2: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加热装置B直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观察到样品全部转化为黑色粉末。
步骤4: 。
步骤5: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1)装置A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E,则实验测定的x/y的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163.8g | B.反应后玻璃管中样品的质量为56.0g |
C.装置C实验后增重9.0g | D.装置D实验后增重8.8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CaCO3CaO+CO2↑),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完成下表.
假设(猜想) | 验证方法及操作 | 可能看到的现象 | 结 论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提出问题:葡萄糖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推断葡萄糖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实验设计: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假设每个装置中均吸收完全或反应完全。
小贴士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 、H2O,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CO2 和H2O |
实验事实 | 数据分析及结论 |
1.8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到2.64g CO2和1.08g H2O | 结论:葡萄糖含有 元素 数据分析的依据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实验室里,试剂瓶的标签常因脱落或被腐蚀而丢失,现有失去标签的6瓶溶液,可能是NaCl、Na2CO3、NaOH、CaCl2、Ca(OH)2、HCl、CuSO4七种物质中的六种,教师将它们编号为A、B、C、D、E、F,让同学们鉴别这六种物质,请你参与小明的下列鉴别过程.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1)观察各种溶液的颜色,其中C瓶为 色,是硫酸铜溶液.
(2)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 A | B | D | F |
E | 无现象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泡 | 白色沉淀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红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 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1)小红先从反应物组成分析,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生成铁单质。
(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
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提出疑问:实验1中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小红又做了实验2: 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
证明实验1中的连续气泡确实是由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4)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红又做了实验3。
实验3: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溶液中,观察到红色物质生成。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5)【实验反思】小红所做实验1和实验2是运用了 实验,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