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12.5 克石灰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杂质不与酸反应)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可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分析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石灰石及其石灰石中碳酸固定质量分数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答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2.5g×80%           x
$\frac{100}{12.5g×80%}$=$\frac{44}{x}$,
x=4.4g,
答:生成了4.4g二氧化碳.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有括号的反应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1)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frac{\underline{\;不完全燃烧\;}}{\;}$2CO、(化合反应);
(2)铁丝在纯氧气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3)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5)碳还原氧化铜2CuO+C$\frac{\underline{\;\;△\;\;}}{\;}$2Cu+CO2↑(置换反应);
(6)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分离、除杂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除去锌粉中少量的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提纯含有少量KNO3的NaCl固体先加入水溶解,蒸发到大量固体析出时,把剩余的少量液体倒掉,晾干即得到较纯净的NaCl
C区分NH4HCO3和NH4Cl取样,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D分离CO2和CO混合物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剩余溶液中加足量稀硫酸“释放”出CO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B.河水、汽水
C.液氧、稀盐酸D.水蒸气、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侯氏制碱法”首先得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碳酸钠露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Ⅰ:完全变质(即:只有NaHCO3);
假设Ⅱ:没有变质(即:只有Na2CO3);
假设Ⅲ:部分变质(即:含有NaHCO3和Na2CO3 ).
【查阅资料】
①碳酸氢钠溶液不与CaCl2溶液反应;
②碳酸氢钙与碳酸氢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Ⅰ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Na2CO3+CaCl2=CaCO3↓+2NaCl_.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Ⅱ不成立.
【实验结论】假设Ⅲ成立.
【交流反思】
①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加热分解样品至不再产生气泡;
②碳酸氢钙Ca(HCO32是硬水中的一种溶质,它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红用托盘天平称量10.8克(1克以下用游码)食盐,称好后发现食盐放在了右盘,则她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是(  )
A.10.8克B.11.6克C.9.2克D.10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老师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学生忘记盖瓶塞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老师因势利导提出了这样可能会使药品变质的问题,请你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学生甲:固体已经变质.  学生乙:固体没有变质.学生甲猜想固体已经变质的依据是(1)CO2 +2NaOH=Na2CO3 +H2O(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实验l】甲同学实验如图1;

【收集证据】观察到前后温度计示数发生改变,
【解释与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学生们确定乙是正确的,你的评价是(2)不正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计示数改变只能证明含有氢氧化钠,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所以不正确;
【表达与交流】甲提出问题:如何证明固体粉末成分?
【探究实验2】乙同学实验如图2:
【收集证据】乙同学观察到,B中不产生气泡,于是得出该粉末成分没有碳酸钠
【表达与交流l】丙不同意乙的观点,其理由是(3)如果加入稀盐酸的量很少,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被耗尽,无法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无法证明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丙同学认为只要将试剂稍作调整就能得出粉末成分.请你做实验的话,你的做法是将上述药品中(4)稀盐酸改为(5)氯化钡溶液(合理即可)即可.如何处理反应后的废液(6)检测废液的酸碱性,将废液中和至中性后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氧气;②活性炭;③二氧化碳;④焦炭;⑤金刚石;⑥石墨;⑦一氧化碳
(1)制糖工业用来脱色以制白糖②;(2)支持可燃物燃烧①;(3)用于切割玻璃⑤;(4)电池中做电极⑥;(5)参与植物光合作用③;(6)煤炉取暖,若空气不畅通,容易产生的有毒气体⑦;(7)冶炼金属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四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B.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氯化钾
C.盐酸、硫酸钡、碳酸钠D.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