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析 【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
【实验探究】猜想一:根据实验现象推导结论;
猜想二:根据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写出方程式;
猜想三: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设计实验验证R的活动性比铝强,并参照上述操作进行描述;
【归纳总结交流反思】根据铝与蓝色的RSO4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和R进行判断;
【归纳与总结】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解答 解:【作出猜想】猜想二:根据其余两种猜想,可知猜想二为:Al>R>Cu;
【实验探究】猜想一:把R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说明R把铜置换出来,即R的活泼性大于铜,所以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R与稀硫酸反应生成RSO4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H2SO4=RSO4+H2↑;
猜想三: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即设计实验验证R的活动性比铝强,可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现象发生,即可证明;
【归纳总结交流反思】根据结论猜想二成立,说明铝的活泼性大于R,即铝与蓝色的RSO4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和R,所以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归纳与总结】根据以上实验可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
故答案为:【作出猜想】Al>R>Cu;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 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归纳总结交流反思】由蓝色变成无色;
【归纳与总结】酸,盐溶液.

点评 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然后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也可记为‘两金夹一盐’或‘两盐夹一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图1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

(1)请写出仪器甲的名称水槽,仪器乙的名称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能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要制得干燥的氧气,则所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是:B→F→D(填装置字母代号).
(4)实验室能用B装置制取氢气若用下图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b端通入(填“a”或“b”).
(5)若将F中的浓硫酸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来除去CO2,则气体从长导管进入(填长或短),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CO2═Na2CO3+H2O.
(6)若要求实验室制取的氢气中不能混有酸性气体,则选择的最佳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D.米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鉴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来鉴别二氧化锰和氧化铜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燃烧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一次实验结束时,小李忘记将酒精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燃时,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李想探个究竟,于是便设计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的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②将灯内的酒精到出少量点燃,能很好的燃烧③挤压灯头处的灯芯,很难挤出液体.点燃挤出的一滴液体,其不能燃烧④将灯帽盖好放置几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燃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⑤去学校图书室查阅了有关资料,记录了如下有关的信息:酒精(学名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化合物,…实验室酒精灯所用酒精一般是95%的工业酒精…酒精的沸点为:800C     水的沸点:1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是酒精灯没被点燃不是由于灯体内酒精量过少造成的.
(2)小李设计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是否可以燃烧.
(3)实验③挤出的一滴液体不能燃烧的可能原因是顶部灯芯处的酒精挥发,造成该处酒精中水的含量增高.
(4)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小李最终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盖上灯帽,使得灯芯上的酒精挥发,所以不易被点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2(C17H14O6),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下列有关黄曲霉素B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碳、氢、氧四种元素B..相对分子质量为247.5 g
C.属于有机化合物D..每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灭火措施不适宜的是(  )
A.油锅着火马上用锅盖盖灭B.酒精失火用水浇灭
C.电路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D.森林失火修建隔离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与桌面约呈45°角,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B.给烧杯加热时,为了受热均匀,应垫上石棉网
C.在过滤操作中,滤液应低于滤纸边缘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不得伸入试管内滴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