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②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D
【解析】金属活动性Al>Zn>Cu>Ag,所以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铜粉后与AgNO3发生反应,但是铜粉和锌粉都不能和Al(NO3)3发生反应,Al(NO3)3一定在溶液中;
①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铜粉和锌粉都不能和Al(NO3)3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有Al(NO3) 3和Zn(NO3)2;
②锌粉优先与AgNO3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有Cu和Zn;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说明铜已经与AgNO3发生反应,而锌已经全部反应,溶液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和Cu(NO3)2;
④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有锌,锌过量,铜未参加反应,溶液中AgNO3被反应完全,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侯氏制碱法”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其生成物NH4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若上述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8t,则NH4Cl的质量为 t。(精确到0.1)
(3)在细菌作用下,用氨气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X 3N2+5CO2+19H2O,上述反应的X处应填入的化学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量筒取一定量水,平视读数为20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12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水的体积是
A 8 ml B 大于8ml C 小于8 ml D 小于1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1g以下用游码)药品。读数时发现指针偏左,该同学此时正确的操作是
A、调节平衡螺母 B、移动游码
C、增加药品 D、减少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新物质”的种类一定比变化前的物质的种类多。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