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的有关实验.
(1)甲同学将所学气体制取的知识整理如下,请你帮助他完成相关内容.
①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a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③反应结束后,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
④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 , 利用I、Ⅲ装置可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则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
【答案】
(1)长颈漏斗;B;过滤;A
(2)b;CaCO3+2HCl=CaCl2+H2O+CO2↑;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欲将二氧化锰回收再利用应进行的主要操作是过滤;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该加热;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B;③过滤;④A;(2)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因为进气管短,说明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紫色石蕊试液;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 , 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烧杯中应放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因为进气管短,说明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丝绸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处理丝绸,该“碱剂”可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这种“碱剂”可能是( )
A.食醋 B.烧碱 C.草木灰 D.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D. FeSO4——表示硫酸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间反应后,最后固体全部消失的是 ( )
A. 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 B. 生铁和足量稀硫酸
C. 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 D. 铁粉和足量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污染主要来自:①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②雨水和土壤接触;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④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亚铁离子 ,
(2)两个氯原子 ,
(3)两个氢分子 ,
(4)氩气 ,
(5)3个碳酸根离子 .
(6)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7)+2价的钙元素
(8)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关于水与过氧化氢(H2O2)的问题:
(1)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个H,个O.
(3)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A”或“B”).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水通电后分解:;
②过氧化氢分解:;
(5)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水、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②过氧化氢溶于水后得到的物质仍然属于纯净物.
③水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④硬水可以使肥皂水产生更多的泡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