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是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属于离子的是
 
(填写离子符号).
(2)若D表示某元素原子,则m=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在A、C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进行处理;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3)根据质子数判断A、C元素种类,在判断化合价.
解答:解:
(1)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A、B、C属于离子的是B,其为 Na+
(2)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电子数,则17=m+2+8,则m=7.为非金属元素,故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3)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则A为氢元素,C为硫元素,且C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易得2个电子,A、C形成的化合物为H2S,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C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答案为:
(1)Na+;(2)7; 得到;(3)-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粒子:
(1)3个氢分子
 
; 
(2)5个硫酸根离子
 

(3)+3价的铁元素
 
;   
(4)厨房用的酸性调味品中的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探究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将点燃的镁条插入盛满CO2的集气瓶内,镁条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并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同学们对镁与CO2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产物是MgO和C;
猜想Ⅱ:产物是MgO、MgC2和C.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MgO+H2O=Mg(OH)2,Mg(OH)2在热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MgC2+2H2O=Mg(OH)2+C2H2↑.
【实验分析】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试管,加入足量热水,无气体放出,说明猜想
 
不正确;
②为了验证另一种猜想中白色固体成分,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若该猜想正确,此时Mg与CO2反应的类型属于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对“CO2不助燃”,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制备少量的氧气,汇川区某中学实验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下列信息:双氧水、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分解都可以产生氧气.其中双氧水溶液价格最低,在常温下就能够分解放出氧气,该过程无副产物;氯酸钾价格较高,分解较困难,且常伴有副产物;高锰酸钾价格较高,加热即可快速分解.二氧化锰能加速上述三种物质的分解.
根据上述信息,选择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第二阶段:到实验室准备实验用品,安装实验仪器,进行制备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下:

第三阶段:实验完毕后,洗刷实验仪器,整理实验用品.
问题:
(1)要制取一瓶的氧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填写字母序号):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应首先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过快,容易引起爆炸,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爆炸?(2条)
 
 

(3)回顾整个工作过程,你认为在准备工作阶段除应考虑药品的价格、制氧反应的难易、制氧过程的安全性等问题外,还应考虑什么问题?
 

(4)已知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水、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要制取一瓶的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气化和液化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第③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4)含硫化合物洗液经过提炼后,可用来制硫酸,过程是:含硫化合物氧化得到SO2,SO2进一步氧得到SO3,测定SO3与水反应后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明将14.4g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90g稀盐酸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t7
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X 4.4
(1)表中X的值为
 

(2)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
(3)计算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定量的石灰石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4.4g气体,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
(3)反应前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是由NaCl、FeCl3、BaCO3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另有一固体混合物B,已知是由NH4Cl、Na2SO4、CuSO4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无色溶液H中一定含有
 

(2)混合物B的组成是
 

(3)写出一个无色溶液D与无色溶液E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
B、用Na2CO3溶液可以区别Ba(NO32、HCl、NaCl三瓶无色溶液
C、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碳酸氢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既可以增加肥效,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