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D..

B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不同或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等 【解析】 试题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变化后生成了新的物质,故该变化是化学变化,B是正确的,而D可以填:臭氧与氧气的性质不同或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 ②水银 ③自来水 ④冰水混合物 ⑤碘酒 ⑥氯酸钾 ⑦液氧 ⑧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注意:少填、多填均不得分)

⑴属于混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 ⑵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⑸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③⑤⑧②④⑥⑦②⑦④⑥④ 【解析】 (1)①洁净的空气③自来水⑤碘酒⑧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固体剩余物等都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均属于混合物;(2)②水银④冰水混合物⑥氯酸钾⑦液氧均只含有一种物质,都属于纯净物;(3)②水银⑦液氧等物质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4)④冰水混合物⑥氯酸钾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化合物;(5)④冰水混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了能通过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能观察到反应的变化过程?

(查阅资料)

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NaOH

42

51

109

119

Na2CO3

7.1

12.2

21.8

39.7

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温度/℃

NaOH

Na2CO3

18.5~25

17.3

不溶

(进行实验)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

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打开止水夹,通入 CO2,气球明显鼓起后关闭止水夹

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2

室温下,向10mL澄清饱和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O2

试管内壁出现白色固体

3

① 室温下,向10mL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缓慢通入适量CO2

甲中出现白色沉淀,乙中无明显现象

② 滴入稀盐酸

甲中有气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1中,气球明显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2中,试管内壁上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

(4)实验3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5)实验3中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实验1是从________(填“反应物消耗”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证明化学反应发生。

CO2 + 2NaOH = Na2CO3 + H2OCO2与NaOH反应,使压强变小生成碳酸钠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质量,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不溶于乙醇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反应物消耗 【解析】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2)实验1中,气球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是NaOH俗称的是

A. 烧碱 B. 火碱 C. 纯碱 D. 苛性钠

C 【解析】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

(2)如果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如果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_____(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____(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D;B;集气瓶内根本没收集到氧气或装置漏气;B;A; 【解析】 (1)分液漏斗中应放液体,锥形瓶中可放固体.此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所以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放入的是:二氧化锰.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2)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因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所以可选用装置D.故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定氧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B. 观察气体颜色

C.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木条是否复燃

D 【解析】 A、澄清石灰水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是无法检验氧气;B、氧气是无色气体,通过观察气体的颜色无法确定该气体就是氧气;C、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被点燃;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2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快慢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温度 B. 浓度

C. 催化剂 D. 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D 【解析】 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和是否含有催化剂会影响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各部分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过氧化氢的量不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 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 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 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B 【解析】 试题A、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C、t℃时,N的溶解度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现在80gN放入1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

A.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B 【解析】 试题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正确;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故B错误;C、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故C正确;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