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
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C.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因为Na+、OH-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放出的热量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和过氧化氢均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NaOH溶于水温度升高,因为Na+、OH-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放出的热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硫酸铜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
第1~6滴有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氢氧化铜在温度70℃-80℃时可分解生成氧化铜;
II.四羟基合铜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氢氧化铜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分解产生的是黑色固体.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沉淀不溶解,液体仍为无色猜想一错误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入到足量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充分振荡固体溶解,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二正确
【结论与反思】(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生成
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OH)2=Na2Cu(OH)4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硫酸铜溶液与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蓝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
(3)写出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H4NO3、NaCl、CuSO4、Ca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测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透明澄清溶液A;
②向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X和澄清溶液B;
③白色沉淀X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消失;
④澄清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微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放出.
(1)写出X、Y的化学式:XBaSO4,YNH3
(2)推断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的物质是Na2SO4、NH4NO3,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CaCO3,可能含有的物质是NaCl.
(3)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任意写两个):Na2SO4+BaCl2═BaSO4↓+2NaCl,NH4NO3+NaOH=NaNO3+NH3↑+H2O,均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其中“”代表氢原子,“”代表氮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所得生成物Z和W的质量比为9:15
D.该反应中原子、分子种类都未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空气中点燃镁条,镁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也会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某学习小组拟对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I.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II.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常用作干燥剂,不与NH3反应;
III.2NH3+H2SO4═(NH42SO4
Ⅳ.NH3 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精确称量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固体5.00g 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C,连接好装置;
③关闭活塞K,打开A 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水,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④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C.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
(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现象是:关闭活塞K及分液漏斗活塞,双手手掌紧贴锥形瓶外壁,观察C瓶中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装置B和装置D的共同作用是吸收水分,防止装置中气体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进入C瓶;
(3)实验步骤④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产生的氨气全部进入C瓶被浓硫酸吸收;
(4)若装置C 增重0.34g,固体混合物中Mg3N2的质量分数为20%;
(5)实验证明此方法测定的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部分氨气溶于水中不能完全排出(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由于使用汽车而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有NO和CO等.治理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CO2和 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NO发生了还原反应.
(2)使用氢能源汽车是治理汽车尾气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氢能源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化学能开始,最终转化为机械能.氢能源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等优点(填一点).
(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A等性能(填字母)
A.耐高温、高弹性  B.透气性好、耐磨  C.密度小,熔点低
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钛合金,主要利用它的C等性能(填字母)
A.导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常温下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稀释
B.
向等质量的Mg与MgO中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放入铁粉
D.
向一定量的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
A.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入石蕊溶液
B.鉴别NaCl溶液和Na2CO3溶液:取样,测酸碱度
C.分离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过滤
D.除去CO中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