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在一烧杯中盛有MgCO3和Mg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50g不饱和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有气体生成②固体逐渐溶解.
(2)当滴入l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和MgCl2
(3)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g时(即A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分析 由于加入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只有氯化镁,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到B点时,氯化镁没有完全反应,所以有剩余的氯化镁和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氢氧根守恒求算氢氧化镁的质量,进而求算溶液的质量.

解答 解:(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一是有气体生成,二是固体逐渐溶解;
(2)当滴入l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由于沉淀没有完全,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生成的氯化钠和生育的氯化镁,对应的化学式为NaCl和MgCl2
(3)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到40g,沉淀完全,根据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镁的质量关系可得2NaOH----Mg(OH)2
设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2NaOH----Mg(OH)2
80                 58
40g×10%         x
$\frac{80}{58}$=$\frac{40g×10%}{x}$
x=2.9g
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150g+40g-2.9g=187.1g
答:(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①
有气体生成②固体逐渐溶解.
(2)当滴入l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 NaCl和MgCl2
(3)当滴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g时(即A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87.1g.

点评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氢氧化钠、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钙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CaCO3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CuSO4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NaOH.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做法无助于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节能灯泡B.加大石油进口,减少国内原油开采
C.用秸秆制秸秆燃气D.大力开发利用风能,替代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亮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亮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

(1)“瓶吞鸡蛋”魔术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2)“瓶能吐蛋”加入的试剂P是稀盐酸,吐蛋的原因是锥形瓶内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小题中文字的涵义:
一个氧分子:O2;两个氢原子:2H;三个亚铁离子:3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实验室开放日,都是给某化学兴趣小组一包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样品,要求兴趣小组测试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称取5g样品于烧杯中,再把20g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并进行搅拌,让其充分反应.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g5555
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g4.23.43.03.0
求:
(1)样品中铜的质量为3.0g;    
 (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文后问题.
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将垃圾集中填埋,让其自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废气,易造成常规污染,还可能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
福建福州市红庙岭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因此,垃圾填埋气和太阳能、风能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仅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安全和污染问题,也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目前,福州市垃圾填埋气发电厂和前期投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年总发电量大约可供4万个年用电量为2800千瓦时的家庭使用.
(1)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方法的缺陷有:会造成常规污染(或带来温室效应,甚至有爆炸的危险)等.
(2)将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是将这些垃圾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垃圾填埋气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3)请写出甲烷气体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用“●”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
(2)补充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3)请写出此反应的微观实质过氧化氢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分别组合成新的水分子、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此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分别是氧化镁和碳.这个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一定总需要氧气助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