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 2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3 M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 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图12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且在20℃时,乙的溶解度比甲的溶解度大;故结合图123可知,甲五物质对应的图像为M,乙物质对应的图像为N。据此可分析选项;

A. 1 中乙物质全部溶解了,乙的溶液有两种情况,一是不饱和状态;二是刚好饱和;故可能是饱和溶液,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2 中两溶液溶质都完全溶解,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都相等,所以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3 M 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乙的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2 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不会析出晶体,因为在30℃时,乙的溶解度比20℃是稍微大了一点,故不会析出;在3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溶液中甲、乙溶质的质量相等,故不会析出晶体;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C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FD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_____(填不变变大变小),其制备装置可以选择A,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装置B是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其中有_____处错误。如果要把装置B改装成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要先取掉带导管的单孔胶塞,再从仪器盒中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

4)图C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_____,气体从_____口进(选“m”“n”)。

5)下图可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分別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观察实验现象。

①在A装置中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

②实验后进入A装置中的溶液明显多于C装置,此现象还能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_____性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实验室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而不用氢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 2===CaCO3↓+H2O

B. 用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MgO2

D.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HCl+Al(OH) 3===AlCl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Na2CO3 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

1)甲同学用 ABCDE 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A

B

C

D

E

无现象

白色沉淀

无色气泡

无现象

由此实验确定 E _____(写化学式),还能确定_____,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_____试剂鉴别。

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根据②③实验,结合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_____生成。

3)实验后,丙同学将①②③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资源,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

3)写出第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C.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 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

C. t2℃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 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