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已知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其中E物质是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是红棕色粉末,D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与E、C与F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D的化学式:B_____,D_____;
(2)写出A与E发生反应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是_____;
(3)写出C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写出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A与D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属于_____;
(6)A~F六种物质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是_____(单质、酸、碱、盐或氧化物)。
【答案】Fe H2 Fe2O3+6HCl=2FeCl3+3H2O 金属除锈 BaCl2+2AgNO3=2AgCl↓+Ba(NO3)2 H2SO4+BaCl2=BaSO4↓+2HCl 置换反应 碱
【解析】
E物质是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则E是盐酸;B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B为铁;A是红棕色粉末,D 是理想的“绿色能源”,C与E、C与F反应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推测D为氢气,A为氧化铁;C能与铁、盐酸反应,则C为硝酸银溶液;F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能与盐酸相互转化,则F为氯化钡溶液,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B、D的化学式分别是Fe、H2,故填:Fe;H2
(2)A与E发生反应,即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该反应在生产中的应用是金属除锈,故填:金属除锈;
(3)F与C反应,即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故填:BaCl2+2AgNO3=2AgCl↓+Ba(NO3)2;
(4) F转化为 E反应,即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和氯化氢,故填:H2SO4+BaCl2=BaSO4↓+2HCl
(5) A与D发生反应是氧化铁与氢气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6)由分析可知,A-F六种物质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种类是碱,故填:碱。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等质量的X、Y两物质分别加入各装有Ng水的两烧杯中,充分搅拌,并升高温度。烧杯中剩余固体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Y物质可能是气体
C. t2℃时X、Y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X<Y
D. t1℃时Y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析出晶体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Si),下图是某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比铝_____(填“高”或“低”),二氧化硅中硅元素化合价为_____。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该反应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若用(2)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装置F可用来测量收集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实验能够从视觉直观的角度让我们发现化学变化的神奇,激发我们学习兴趣。请大家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一)教材实验集锦
(1)A实验的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B用于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中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可用来_______
(4)D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二)教材实验拓展
(1)课外小组的同学自制一块多槽铁板,设计如图A所示装置,用以探究燃烧的条件。(说明:金属板上白磷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的依据是_______
②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MnO2的金属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有同学提出“将NaOH换成水,然后将水换成浓硫酸,也可以完成探究活动",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
(2)如图B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试剂a可以是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_______
(3)根据如图C所示实验,Y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该实验可证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②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_______
③该实验得出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C. 反应中C、D分子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貭,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己略去。己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液体,F为气体,I能与A反应生成个数比为1:2的+2价、+3价铁盐。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H_________ 。
(2)上述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3)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I和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