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A-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写出反应①②③的文字表达式:①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③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分析 首先:找到解题突破口:--解题关键然后:“顺藤摸瓜”进行顺推、逆推或顺、逆推相结合,得出结论;最后:代入原题检验.
(1)①找到解题突破口:“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知D:O2、H:CO2
②由图框可知:D;与;G点燃生成H,又知G都是黑色固体,可知;G为碳C;
③由题意“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黑色固体B、氧气、C物质;而黑色固体B与无色液体E反应生成氧气,又知“在反应②前后B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为催化剂,从而推断A:KMnO4;B:MnO2;E:H2O2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

解答 解:①由“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为O2、H为CO2
②由图框可知:D;与;G点燃生成H,又知G都是黑色固体,故G为碳C;
③由题意“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黑色固体B、氧气、C物质;而黑色固体B与无色液体E反应生成氧气,又知“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为催化剂,故A:KMnO4;B:MnO2;E:H2O2
故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①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②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③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点评 解题关键,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明显的化学反应特征,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严密的分析和逻辑推理,推出符合题意的结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C.物理变化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是“△△牌”钾肥的部分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
(1)硫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钾肥中钾元素的含量为多少kg?
(3)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此钾肥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真实质量之比
C.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g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a克,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b克,该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
A.$\frac{12a}{b}$B.$\frac{a}{b}$C.$\frac{b}{a}$D.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发生如下反应:CO2+H2O$→_{光照}^{叶绿素}$淀粉+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淀粉由水和二氧化碳组成
B.淀粉中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C.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
D.淀粉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明,下列有关古代文明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属于化学工艺
B.商代就会制造青铜器
C.春秋战国就会冶铁炼钢
D.西汉时期就会湿法冶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过氧化氢,碳,水,二氧化碳,蜡烛和氧气六种物质进行拼图游戏,游戏规则是→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C常温下是液体,D为黑色固体,F常温下为固态,可用于照明,反应的条件未标出.
(1)E物质是二氧化碳;
(2)B物质的用途之一是支持燃烧或供给呼吸;
(3)A变成B 与C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B与D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如图1把一根火柴梗置于火焰中1~2s后取出,可以看到a(“a”或“b”或“c”)处最先碳化燃烧.由此得出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2)把一只1000mL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上,看看它能燃烧多长时间.你猜想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请写出三条)蜡烛的高度、蜡烛芯的粗细、蜡烛的质地.
(3)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①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原因是
茶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
②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杯内上方,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沉积在杯内下方.
③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AC.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