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室内着火时可以打开门窗,以减小火势

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C.利用氢能和太阳能可以减少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火灾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找到安全出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加碘食盐

B.豆浆

C.铝合金

D.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O2)在电火花的作用下可以部分转化为臭氧(O3),氧气和臭氧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A.原子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C.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60℃时仅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最低

B.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是(  )

A.粉笔灰 B.麻油 C.食盐 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正确的名称和化学符号填空:

(1)二个氧原子_____________。

(2)氯化亚铁_____________。

(3)五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_。

(4)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t1℃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是_____。

(3)t2℃,等质量的水溶解a、b、c三种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化学式为H2C2O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而且其中-种是液体。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草酸受热分解生成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猜想1:生成物可能是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2:生成物可能是二氧化碳、_____和一氧化碳。

猜想3:生成物可能是过氧化氢、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4:生成物可能是过氧化氢、水和一氧化碳。

作出猜想的依据是_____。

(设计实验)

(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2)收集产生的液体,向其中加入_____,观察到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生成物的液体不是过氧化氢。

(3)利用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实验3”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3”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说明该缺陷的处理的方法_____。

(拓展反思)

(1)写出草酸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为了使作出的猜想更为全面,要考虑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