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现有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60g,要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并分别计算.

分析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常通过两种方式: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据此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60g,要使其质量分数达到20%,可采用蒸发水分的方法,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60g-x)×20%=60g×10%,x=30g.
还可以采用加入一定量硝酸钾的方法,设需要再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y,(60g+y)×20%=60g×10%+y,y=7.5g.
故答案为:蒸发30g水;加入7.5g硝酸钾(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溶液的浓缩问题,掌握溶液浓缩的方法、原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棉床单、塑料包装袋、电木插座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转化后能为机体供能
C.钙、铁、铅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D.生活中常用甲醛浸泡水产品,达到保鲜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
B.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
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食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主要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在过滤操作中,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晒盐场经常利用晾晒海水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的变化如图.将t1℃时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3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MgCl2>MgSO4>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据有关资料介绍: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作用,可以得到氢氧化钾.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们为了制取氢氧化钾,将少量碳酸钙充分灼烧后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10%的碳酸钾溶液,充分反应冷却后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你与
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②碳酸钾与碳酸钠性质相似,在溶液中都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只有CaCO3    乙同学:CaCO3、Ca(OH)2 丙同学:CaCO3、CaO
甲、乙两位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CaO+H2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下述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
  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滤液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CaCO3和Ca(OH)2混合物加入盐酸也会有气体产生,所以不能证明固体中只有CaCO3;而乙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他的猜想,因此小组同学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KOH、K2CO3    猜想2:KOH、Ca(OH)2 猜想3:KOH
【表达与交流】结合上述实验,同学们讨论确定了猜想2正确,理由是反应后一定有KOH生成,上述实验中乙同学证明了固体含有Ca(OH)2,则溶液中一定存在溶解的Ca(OH)2.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钾,需要向溶液B中滴加适量的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K2CO3═CaCO3↓+2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④,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在下面
 猜想 可行的实验方案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猜想① 将一小块果肉放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②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变色
 猜想③ 
将切开的苹果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果肉表面不变色.
 猜想④ 
各取一小块苹果分别放入两支集满氧气的试管中,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中苹果的变色速度
 温度高的先变色
【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
【反思与评价】
(1)在①-④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①(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2)有的同学在验证猜想时,还提出了一种情况:可能是果肉内的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而“生锈”呢?这个猜想立刻得到了同学们的反驳,理由是:因为苹果刚切开,时果肉表面不变色
【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将水果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  )
A.氮气      性质稳定      保护气
B.酒精      可燃性        消毒剂
C.食醋      酸性          除水垢
D.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
选 项归 类物 质
A 氧化物水、双氧水、氢氧化钾
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
C营养物质淀粉、油脂、蛋白质
D大气污染物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20g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80.5g,同时生成氢气0.4g,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样品中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