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锌与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所得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格所示(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计算:
取用稀硫酸质量/克100100100200
加入金属的质量/克X1.25x2x2x
生成氢气的质量/克0.40.50.60.8
(1)甲同学加入金属锌的质量X;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 从表中数据前三次数据可知加的酸都是100g,加入的金属质量增大原来的四分之一产生的氢气就比比前一次增大0.1g,第三次比第二次加入的金属质量增大了四分之三,若金属全反应生成的氢气应是第二次的三倍应为0.8g,可产生的氢气只比第二次增大了0.1g,说明甲乙两次酸都过量金属不足丙这次酸全反应金属不足,再看丁实验金属和丙用的一样多酸增加了一倍说明金属全反应酸过量,然后根据甲中数据和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计算(1),根据丙中生成的氢气质量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即可.

解答 解:(1)加入金属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4g
$\frac{65}{x}=\frac{2}{0.4g}$
x=13g
(2)设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y,根据丙实验中的氢气的质量计算
Zn+H2SO4=ZnSO4+H2
       98                  2
      y                    0.6g
$\frac{98}{y}=\frac{2}{0.6g}$
y=29.4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frac{29.4g}{100g}$×100%=58.8%;
故答案为:
(1)6.5g;
(2)58.8%;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难度较大;需仔细分析,认真计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关反应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Mg不能取代红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CO2发生了氧化反应
D.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2012年2月29日,我国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①③④(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我市从4月1号起所有机动车都要进行尾气检测,其中包括PM2.5的检测.汽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主要是碳,这是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H、O、N、C、S五种元素或原子,请选用其中的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微粒(用化学式表示):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一种有挥发性的碱NH3•H2O;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CO2;    
(4)硝酸根离子NO3-
(5)二硫化碳CS2;    
(6)常用的液体干燥剂H2SO4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8)璀璨夺目的钻石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水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物质.如图表示水与其它常见物质间的一种循环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标出),物成甲是单质,物质乙为碱,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
(1)物质甲、乙的化学式分别为:甲H2;乙Ca(OH)2
(2)物质甲与灼热的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frac{1}{3}$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
B50℃时,将19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38g
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黄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在食用黄瓜时应加入少量的(  )
A.白糖B.纯碱C.食醋D.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有人提出运用高科技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揭开这个骗局.以下是小明的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
【猜想与验证】(1)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通电一段时间后,经过检验可知,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①试管2中的气体是氧气.
②检验试管2中气体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③水通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④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探究汽油的组成.实验操作如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实验目的
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
将光洁干冷的小烧杯罩在油灯火焰的上方⑤现象: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油灯火焰的上方⑥现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⑦该实验说明:汽油的组成中肯定含有的2种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
【得出结论】因为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是由Na2SO4、CaCO3、Fe(NO33、Ba(OH)2、NaCl、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有白色沉淀.
②再向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开始无现象,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沉淀不再减少.试推断:
(1)这包固体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aCO3、Fe(NO33,可能存在的物质是NaCl.
(2)写出①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H2SO4+Ba(OH)2=BaSO4↓+2H2O;Ba(OH)2+MgCl2=Mg(OH)2↓+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