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氮气用于食品包装B.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C.天然气用于作燃料D.水银(汞)用于体温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A、氮气用于食品包装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故A错;
B、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用于供给呼吸,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错;
C、天然气用于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水银(汞)用于体温表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市场上有人用铝代替纯银制作戒指,下列方法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利用水,天平和量筒测密度B.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生成
C.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是否变色D.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加热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C.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并吸收大量的热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氨水(NH3•H2O)也是常见的碱,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稳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NH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NH3•H2O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离子有NH4+、OH-
(2)打开装有氨水的试剂瓶后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3)写出NH3•H2O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2O+HNO3═NH4N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2N 
(2)n个二氧化氯分子nClO2
(3)2个铵根离子2NH4+ 
(4)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横线上写出文字表达式,在括号中写出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受热分解: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
②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 (化合反应))
③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分解反应)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⑤木炭与氧气反应: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氧化物(填“单质”或“氧化物”).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写出CO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4)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将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 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15:22:5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生五氧化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 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进行实验(试管a中放白磷,试管b中放红磷,烧杯热水中放少量白磷).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1.试管a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2.试管b中红磷没有燃烧
试管b中红磷、热水中自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①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但没有和氧气接触,②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和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乙装置与图甲装置比较,优点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扩散,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2)小林同学指出图乙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丙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飞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所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frac{1}{5}$.
你赞同的预测是乙(填“甲”或“乙”),理由是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无法确定是否能够完全消耗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