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写字母);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写一种);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选填“a”或“b”)处.
(3)装置E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支取二氧化碳气体,软塑料管中液体药品的名称是稀盐酸,药品加入完毕后,接下来的操作是用水攥紧塑料管的下端,使液体与固体接触.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以及验满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以及实验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 解:(1)仪器①是水槽;故填:水槽;
(2)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选择装置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事先应灌满水,否则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D来收集氧气时,氧气从长管进入,所以验满是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故填:B;收集氧气前集气瓶中未装满水;a;
(3)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加入药品后用手攥紧软塑料管的下端,液体与固体混合产生二氧化碳,反之则反应停止.故填:稀盐酸;用水攥紧塑料管的下端,使液体与固体接触.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若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
A.8gB.18gC.28 gD.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B的化学式为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4Fe+3CO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铁(填物质名称);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填序号);
(4)反应②是吸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甲组同学往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 的盐酸(室温下).如图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

(1)从分类角度:氢氧化钠属于C.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2)从宏观与微观角度:
?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OH-、H+
请用离子符号表示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OH-+H+=H2O.
?判断在盐酸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D
A、Na+、K+、CO32-           B、Ag+、NO3-、SO42-
C、Cu2+、NO3-、OH-         D、K+、NH4+、SO42-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246810
溶液温度上升(△t)/℃5.612.118.515.213.5
(3)从能量角度
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 记录如表,据表数据分析:
①当加入盐酸体积为6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此时温度上升最高.
②当加入4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NaCl、NaOH.(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溶液中,pH大于7的是(  )
A.稀氢氧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D.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请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的是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该实验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为试管口处没有棉花,收集氧气时除了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实验不可以(“可以”或“不可以”)证明集气瓶中的CO2是满的.
(3)图丙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加酶洗衣粉易除去衣物上的汗渍、血迹及油渍.现有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②棉花织③化纤布料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法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序号).
(2)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选用装置D,气体从a(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84,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27:44:1.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把10片钙尔奇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能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碳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