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序号    现象    解释
    A    水变为水蒸气    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说明分子变小 了
    D    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    气体分子间隔变大
A.AB.BC.CD.D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水变为水蒸气,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
D、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实验探究中,没有利用对比方法的是(  )
A.
探究氧气的性质
B.
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催化作用
C.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取用固体粉末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木糖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8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请回答:(计算结果取整数)
(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
(2)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12;
(3)38g木糖醇中含有氧原子19.9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各物质中:①澄清石灰水、②红磷、③双氧水、④氦气、⑤银、⑥雨水、⑦稀硫酸、⑧烧碱,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①③⑥⑦,属于单质的有②④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实验题在实验室里,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铁架台,b酒精灯.
(2)①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字母代号、下同),你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反应物是固态,反应需要加热;收集装置,理由E或F,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请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实验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的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写出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另一个反应表达式: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操作顺序是:ba(填字母).
a、熄灭酒精灯,b、撤出水槽中的导气管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是C,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①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实验室在常温下可用锌粒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收集装置是D或F;
②若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若用装满水正放的该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阴离子X2-的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8个中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6B.54C.38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活性炭吸附有色气体B.氢气用做燃料
C.液态氮做制冷剂D.用钨丝制作白炽灯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管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易锈蚀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天然气泄漏,点火寻找泄漏处D.体温计中的水银属于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