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2015年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问题:
(1)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青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C.青蒿素的含碳量为28.4%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5
(2)屠呦呦受我国东晋时期的抗疟法启发,提出把黄花蒿浸泡在低沸点的乙醚中(沸点为35℃)加热煮沸来提取青蒿素,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高温水煎易破坏青蒿素的弊端.为什么此法可避免高温破坏青蒿素?请对此做出解释.乙醚沸点低,当加热到35℃时就会汽化带走热量,温度不能持续升高,就不会破坏青蒿素
(3)现今,研究人员发现,把相关基因转入酵母菌内后,酵母菌就能产生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像这样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使生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的育种技术叫基因工程.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同一地点采集黄花蒿的根、茎、叶(叶龄7天),共采集3次.并测定样品中青蒿素的含量,结果记录如表所示.
青蒿素的含量(mg/g)
第1次第2次第3次研究比较植物根茎叶三个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
1.021.051.14
0.090.110.10
叶(叶龄7天)4.574.654.58
请补充完整表格内的栏目;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比较植物根茎叶三个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

分析 (1)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根据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根据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生物知识来分析解答;
(4)根据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来分析.

解答 解:(1)A.青蒿素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的原子个数,故每个青蒿素分子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故正确;
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12×15}{12×15+1×22+16×5}×100%$≈63.8%,故错误;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
故填:AB;
(2)由题干信息可知,乙醚沸点低,当加热到35℃时就会汽化带走热量,温度不能持续升高,就不会破坏青蒿素;故填:乙醚沸点低,当加热到35℃时就会汽化带走热量,温度不能持续升高,就不会破坏青蒿素;
(3)把相关基因转入酵母菌内后,酵母菌就能产生含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产物,像这样完全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使生物按照人类的要求定向产生新的性状的育种技术叫基因工程;故填:基因工程;
(4)将三次实验数据求平均值,然后将根、茎、叶中青蒿素的含量进行对比.此实验的研究目的是研究比较植物根茎叶三个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故填:研究比较植物根茎叶三个部位中青蒿素的含量.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家用电器中常使用大量的印刷电路板,在制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FeCl3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反应结束后,烧杯中可能铜、铁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标准状况下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和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通过比较找出规律:
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标况下密度(g/L)    收集方法[]
空气291.293排水集气法
氧气321.429向上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441.964向上排空气法
氢气20.089向下排空气法
(1)从“相对分子质量”和“标况下密度”两列,可归纳出:一般来说,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越大;
(2)实验室制取的氨气(化学式为NH3),可推测知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极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了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假设该赤铁矿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方案I:取8.00g赤铁矿粉,加入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60g滤渣.则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
方案Ⅱ:如图所示,取8.00g赤铁矿粉与过量的焦炭粉混合后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增加了1.32g.如果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根据所学反应3C+2Fe2O3$\frac{\underline{\;加热\;}}{\;}$4Fe+3CO2计算,赤铁矿粉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40%;
【实验反思】方案Ⅱ中硬质玻璃管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这会导致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实验分析】方案I测出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明显大于方案Ⅱ测出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泡菜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作用.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1、2、3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④封坛,并置于15~20℃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
亚硝酸盐含量(mg/kg)封坛前第4天第8天第12天第16天
1号坛0.150.60.20.10.1
2号坛 0.150.20.10.050.05
3号坛0.150.70.60.2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要同时同方法处理3只坛的目的是减小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有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3)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写出该探究的一条合理结论: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和腌制时间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鉴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稀盐酸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紫色石蕊试液B.无色酚酞试液C.氯化铁溶液D.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是CaO,B物质的俗称是 熟石灰或消石灰,C物质的名称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2)向A的块状固体上滴加水,观察到大量的水蒸气产生,该现象说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该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它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B)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O2 B.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O2 D. 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K2CO3和盐酸B.FeCl3和NaOHC.NaCl和AgNO3D.K2SO4和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