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实验一:某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CO2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
装置:如图1,玻璃管内装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系有11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NaOH润湿的棉球.0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K2CO3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0号棉球缓慢注入0.5mL的稀H2SO4

(1)玻璃管内选用铜丝固定棉球,从金属活动性考虑,是由于铜丝不与硫酸反应;注入0号棉球内的稀H2SO4能否用浓盐酸代替?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5个球颜色变红,实验中,还可观察到上段1号棉球变色.从微观角度看,可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二:小斌受到上述实验的启发,用如图2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先变红色上面的后变红色,小斌从课教材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2)小莉认为小斌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莉对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具体措施是: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3)与教材实验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

分析 实验一:该实验实质就是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向下沉,溶于水生成碳酸 使棉球变色的知识;
实验二:(1)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解答;
(2)结合实验装置图,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然后再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
(3)根据装置特点来分析.

解答 解:实验一:(1)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本题答案为:不与硫酸反应;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会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的验证造成干扰,所以本题答案为:不能,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向下沉,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下面的棉球变红,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二氧化碳分子会运动到上面,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上面的棉球变红,所以本题答案为:下面的5个球颜色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二:(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故答案为:变红色;下面的先变红色上面的后变红色;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O2+H2O=H2CO3
(2)只要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让它和燃着的蜡烛接触即可,故答案为: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3)课本中的实验需要收集二氧化碳,而本实验装置不需要收集即可验证,装置比课本的要简单,所以本题答案为:装置简单.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五氧化二磷、乙醇汽油B.氮气、氯酸钾、白酒
C.水银、二氧化硫、冰水混合体D.红磷、高锰酸钾、食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少量镁粉、铁粉、铜粉、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的小烧杯中,经充分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过滤,在滤纸上剩下的物质是铜粉,所得滤液中最多可能有4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Ⅰ、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Ⅱ、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Ⅲ、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查阅资料】
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可燃性气体.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Ⅱ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Ⅲ成立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Ⅰ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结论不一定成立,他的理由是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Ⅲ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都属于单质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你正在质量检测考试,希望你仔细审题,细心答题,考出水平!你知道关于这次科学考试用的纸张的一些性质吗?请你分析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B.不溶于水C.白色D.易撕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1)滤渣中有什么物质?
(2)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D.细铁丝伸入氧气瓶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鉴别方法
A棉花、羊毛、尼龙分别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区分食盐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C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加水
D碳粉和二氧化锰分别取少量加入过氧化氢,观察现象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