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数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锥形瓶.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②③④(填序号)
①加入稀盐酸量不足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关闭c、打开a、b.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偏低(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有三种分别是Na2SO4和H2SO4;Na2SO4、NaHCO3和Na2CO3; Na2SO4和NaHCO3

分析 【实验方案】据图即可知道仪器的名称;
【交流讨论】根据每一个装置的作用解答;
【数据分析】根据反应生成的气体在逸出的过程中要带出一部分水蒸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解答;
【拓展提高】根据物质间的反应确定物质的组成.

解答 解:【实验方案】据图可以看出,A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
【交流讨论】甲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影响实验结果;③反应产生的CO2 未被全部排出,也就不能完全吸收;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②③④;
【数据分析】反应生成的气体在逸出的过程中要带出一部分水蒸气,如果没有装置C则会使D装置中吸收的物质偏大,而使测量结果偏低.故填:偏低;
【拓展提高】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则X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是硫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故填:Na2SO4、NaHCO3和Na2CO3

点评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赏析问题情景,找到实验探究的反应原理,弄清个装置的作用;再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分析推断出该物质的组成成分,然后得出所要探究的物质中该成分的组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一种固体化合物由C、H、O、Cu四种元素组成.向盛有该化合物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己知这种蓝绿色是氯化铜溶液.
(1)探究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①可能是氢气;②可能是氧气③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请你针对②和③猜想中的一种,为验证猜想,你设计的实验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如果木条不复燃,证明不是氧气;(或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如果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不是二氧化碳).
(2)从蓝绿色溶液中提取金属铜.现利用该溶液制取金属铜,同时产生FeSO4补血剂,过程如下:

操作1的名称为过滤,完成该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加入过量的Fe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氯化铜完全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属于置换反应.B的化学式为H2SO4;加入足量B的目的是完全除去过量的铁,如何确定此目的已经达到?
你的操作是: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已知在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现实验室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按要求帮助完成探究活动.
(1)提出假设:假设①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假设②白色粉末是氧化钙
假设③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2)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判断并填空:
假设设计的相关实验操作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假设是否成立
取一定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不成立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溶液浑浊且温度升高成立
取一定量粉末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通人二氧化碳没有沉淀产生不成立
(3)实验后思考:假定这包白色粉末是混有少量氧化钙的碳酸钠粉末,将混合物溶于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方法是过滤;再将分离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Na2CO3,NaOH(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今年我国众多媒体报导“奶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事件的起因是有些不法商贩往牛奶中掺水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氮元素)的含量.三鹿等奶粉生产厂家把关不严,严重忽略所购进牛奶的质量检测,导致事故频发.已知三聚氰胺分子结构如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
(2)三聚氰胺中含氮的质量分数66.7%,是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某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从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2)同学们把(1)实验中反应后的A和B混合、过滤,并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三:Ca(OH)2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滤液少许于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三不成立
 ②重新取滤液少许于管中,滴入过量
氯化钙溶液,在滴入2~3滴无色酚酞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变红色
 猜想二成立
【交流反思】
①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关闭时对二氧化碳通入的量要有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②还有同学认为上述猜想不完整,还有猜想四碳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填“物理”“化学”);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构成新的物质,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填“变多”“不变”“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催化作用.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小强的,因为小明的方案不严密,不能确定氧元素是否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液氧是淡蓝色的
B.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受热变成白色粉末
C.浑浊的石灰水过滤后变为澄清溶液
D.水在通电条件下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①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根据以下提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化学式:
形成的化合物Na2O的单质N2
②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3SO42-”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H2”表示氢气、一个氢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铜、氢氧化钙、硫酸钠、氯化钠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在取该固体溶于水,可以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Na2CO3,(填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CuSO4、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