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实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物质一定是离子
C、明矾能与水中杂质反应,所以明矾能够净水
D、二氧化锰对氰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说明同一种物质可以做不同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水的净化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B.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
C.根据明矾的净水原理来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O3和O2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故错误;
B.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错误;
C.明矾溶于水后,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
D.该现象说明,同一种物质对不同的化学变化可能均具有催化作用,故正确.
故选D.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发生装置B改成F,其优点是
 
.将产生的CO2通入石灰水,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可以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盐酸制备SO2,则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
B、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
C、实验中要保障装置气密性好
D、这个实验还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来补锌.如图所示是某厂生产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部分内容不完整),请结合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原子的个数比是
 

(3)葡萄糖酸锌相对分子质量是
 

(4)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结果保留至0.1%).
(5)已知每支口服液(20mL)含葡萄糖酸锌45.5mg,则在原图中标签“
 
”上的数据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④单质、③化合物
D、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高锰酸钾
B、海水
C、水蒸气
D、通过足量红热木炭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界的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爱护水资源主要应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措施
C、丹江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虽然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但工业污水也不能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