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氮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择________装置。
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 【解析】(1)实验室用石灰石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和盐都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NaOH溶液显碱性,向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最终溶液的PH>7,错误;B、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HCl和MgCl2均和NaOH溶液反应完毕后,氯化钠不会继续增加的,故图象与事实不符,错误;C、随着氢氧化钠的不断加入,氯化氢逐渐减少,但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最后氯化氢完全反应,故HCl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最后为零,错误; D、向HCl和MgCl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左列中的每一种物质只能与右列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请用线段连接有相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硝酸钡溶液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氧气与红磷点燃时生成五氧化二磷,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用线段连接如下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加土壤颗粒 B. 加水溶解 C. 振荡试管 D. 用玻璃棒蘸取清液
B 【解析】A、取用固体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的底部,正确;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错误;C、洗涤试管时注入半试管水,手握住试管的中上部,用腕力振荡,正确;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试管斜向上,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2018届九年级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食物腐烂 B. 酒精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矿石粉碎
A 【解析】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2018届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2)3个钠离子________;
2N 3Na+ 【解析】(1)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2018届适应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幼儿和青少年缺乏钙元素会引起的病症为
A. 坏血病 B. 夜盲症 C. 佝偻病 D. 贫血
C 【解析】幼儿和青少年缺乏钙元素会引起佝偻病,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质量检测模拟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10%
D. 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苯分子是由碳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错误;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C、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7%<10%,正确;D、根据苯的化学式C6H6可知,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2:1,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在学习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时,九年级1班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如图两个实验,①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缓缓吹气,②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结果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此同学们分甲、乙两组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吗?
【做出猜想】猜想一:不能发生反应。
猜想二: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1)甲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一: 向①中得到的液体中滴加某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方案二: 向充满20ml二氧化碳的密闭注射器中注入3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如图现象时,说明二者已反应。请你解释说明该方案是否严谨?________。
(2)乙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乙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②中得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 _______ |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
方案二 | 取②中得到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②乙组同学经过讨论交流后接受了甲组同学的建议,并采用了一种物理方法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该方法可能是______。
【总结与提升】
愉快的探究之旅结束了,留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化学知识,更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探究其反应是否发生。
Na2CO3+2HCl=2NaCl+ H2O+ CO2↑ 严谨(是) 3ml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 20ml的二氧化碳,而3ml的水只能吸收约3ml的二氧化碳,实验结果已经排除了水的干扰 硫酸铜溶液 反应前后氯离子没变 蒸发结晶 证明反应物消失或新物质生成 【解析】(1)①加入某溶液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碳酸钠生成,生成的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