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小明、小芳二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芳同学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小芳同学欲探究无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小芳同学分析得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NaCl;②NaCl和CaCl2;③NaCl 、CaCl2和Na2CO3;④NaCl和Na2CO3。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_____一定不正确。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___成立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

有气泡产生

溶液变为红色 Fe2+ 6HCl+Fe2O3=2FeCl3+3H2O 因为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如果有盐酸,它们会起反应 ③ 盐酸(或硫酸等酸) ④ 【解析】(1)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解答;根据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解答; (2)根据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根据HCl会与白色沉淀碳酸钙反应解答; 【作出猜想】根据氯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解答; 【进行实...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直尺 B. 羊绒围巾 C. 铝合金门 D. 玻璃水杯

A 【解析】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塑料直尺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故正确; B、羊毛是天然纤维,故不是合成材料,故错误; C、铝合金门窗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故错误; D、玻璃水杯是由无机材料制成,故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已知:Si+2NaOH+H2O=Na2SiO3+2H2↑,向100g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Si,充分反应后生成0.4g H2.求:

(1)参加反应的Si的质量。

(2)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g;8%。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设参加反应的Si的质量为x,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Si+2NaOH+H2O=Na2SiO3+2H2↑ 28 80 4 x 100g×y 0.4g x=2.8g y=8% 答:(1)参加反应的Si的质量为2.8g。(2)该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

B. 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 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A 【解析】A、燃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错误;B、在加油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接打手机产生的电火花可能会引燃甚至引起爆炸,正确;C、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 Ca3(PO4)2 B. KCl C. CO(NH2)2 D. (NH4)2HPO4

B 【解析】A、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错误;B、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D、(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填写或说出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氖气___________ (2)3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_

(3)2NO3-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

Ne 3CH4 两个硝酸根离子 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 【解析】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书写。 (1)氖气是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氖气可以表示为Ne; (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3CH4; (3)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O3-中的2表示两个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宁夏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盐:硫酸铜、硝酸银 B. 碱:烧碱、纯碱

C. 混合物:盐酸、冰水混合物 D. 氧化物:双氧水、氯酸钾

A 【解析】A、硫酸铜、硝酸银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正确;B、烧碱为氢氧化钠俗称,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错误;C、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错误;D、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SO2、CO、NO2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

B.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

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

D. 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配制溶液

D 【解析】A、SO2、NO2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CO有毒性,含量过多会造成煤气中毒,SO2、CO、NO2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正确;B、 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作灯泡填充气,正确;C.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正确;D. 量筒属于量取类装置,有精准的刻度,不能用来配制溶液,应该放在烧杯内溶解,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B. 铁丝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C.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 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B 【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造成装置中明显压强减小,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错误;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底要放细沙隔离,也可放少量水吸收高温生成物热量,防止炸裂,正确;C、如果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