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烧杯内只剩余无色溶液的是(  )
A、Na2CO3     KCl       H2SO4
B、NaCl        AgNO3     KNO3
C、FeCl3  Mg(NO32      ZnSO4
D、BaCl2       CuSO4       KOH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间若两两交换成分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要注意有颜色的离子的存在.
解答:解:A、三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混合后,烧杯内只剩余无色溶液,故正确;
B、氯化钠和硝酸银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错误;
C、三种物质相互不反应,但FeCl3溶液是黄色的,故错误;
D、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且氯化钡和硫酸铜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于食盐、纯碱、烧碱、消石灰四种常见的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纯碱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制烧碱
B、纯碱、烧碱、消石灰都是碱
C、它们都是厨房用的调味品
D、它们都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猛混合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上图所给仪器组装出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还缺少主要的仪器是(填名称)
 
 

(3)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CO(H2O)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C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KCl溶液(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
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下边各组物质,所选择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物质:一氧化碳与氧气;区别的方法或试剂:用鼻子闻
B、物质:空气与二氧化碳;区别的方法或试剂:燃着的木条
C、物质:硬水与软水;区别的方法或试剂:肥皂水
D、物质:水与双氧水;区别的方法或试剂:二氧化锰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错误的是(  )
A、元素名称是“氯”
B、元素符号“Cl”
C、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D、最外层电子数是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固体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3)t2℃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乙(填“<”、“>”或“=”);
(4)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序号);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