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是有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做法,正确的是( )
A.粗盐提纯操作的顺序是:溶解、过滤、蒸发、洗涤
B.实验室制取氧气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取出导管
C.不慎将浓硫酸洒在桌上,应先用烧碱溶液中和,再用湿布抹净
D.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把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D.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中,小亮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中装有水,注射器活塞能自由移动),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 又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利用电解水实验可探究水的组成。请根据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电解水时,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
(2)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 ;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4分)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下面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中有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
③ ,④ 。
(2)A装置试管中装入的固体药品是 ,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3)判断D装置集气瓶里氧气已收集满的依据是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在桌面上。
(4)选择A装置作为氧气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理由是 。如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
(5)如果用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把少量固体药品装入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把它固定在铁台上。④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熄灭酒精灯。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6)如何检验所收集到的气体就是氧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其用途是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了 。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部安装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铁丝插入集气瓶中的适宜时刻是_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前要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是防止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未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的可能原因有(至少写两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4)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