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现象结论
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含CuO、C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只含C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分析 氧化铜与硫酸可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和水,碳和硫酸不反应,据此并结合实验结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方程式;
②据反应特点分析反应类型;
③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据b中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解答 解: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若粉末中含有CuO、C,则烧杯内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溶液变蓝,碳与硫酸不反应,所以烧杯内还会有黑色不溶物;若溶液颜色无变化,有黑色不溶物,说明黑色粉末中无氧化铜,只有碳;
①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2CuO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②该反应是由单质--C,和化合物CuO,生成另一种单质Cu,化合物CO2,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
③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据b中导管口是否产生气泡判断是否完全反应;
故答案为: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  C;①C+2CuO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②置换;③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关碳的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氧化铜和硫酸、碳和氧化铜反应实验等知识,才能结合题意正确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变废为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宁宁家庭装修时,设计下图装置(粗铜丝可滑动)来测取二氧化碳,该反应装置通过粗铜丝调节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 回答有关问题:
(1)大理石应放在药瓶中,装置A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装置B收集CO2,验满时应把燃着木条放在a(填字母)处,若观察到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
(3)李某建议宁宁改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认为这样收集的二氧化碳较纯净,你认为该建议可采纳吗?不可以你的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4)要使正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停止进行,正确的操作办法是通过铜丝将塑料小药瓶从稀盐酸中提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H2B.COC.CO2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
B.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
C.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若要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步骤:
(1)计算:需氯化钠5g,水95g;
(2)用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用100mL量筒(选用量筒:10mL、50mL或100mL)量取,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加速固体溶解;
(3)将配成的溶液倒人试剂瓶,贴上标签备用.
(4)某同学配制的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5%,试分析可能出现错误的原因量取水时仰视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长颈漏斗;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或 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BC(填序号)进行组装.
(3)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F(填序号).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图实验: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悬浊液变澄清.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观察与讨论2】乙同学在做实验时开始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于是对碳酸钠能否与盐酸反应表示怀疑.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继续滴加稀盐酸,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所以甲同学认为,乙同学实验时还应继续加入稀盐酸,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观察与讨论3】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CaCl2,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NaCl(均写化学式).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NaCl、CaCl2(写化学式)两种溶质.
猜想2:废液中含有NaCl、CaCl2、HCl(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废液中含有NaHCO3、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无气泡产生.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结论与反思】(1)猜想2  (填“1”或“2”或“3”)正确.
要得到相同的结论,还可采用很多种方法.如加入氧化铁粉末,可观察到溶液呈黄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认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直接排放,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将废液用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再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无变化,该物质是(  )
A.锌粒B.冰块C.石灰石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