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过滤
C.
倾倒液体
D.
给液体加热
【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解答:解:A、读数方法错误,此图为俯视,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A正确;
B、过滤符合一贴二低三靠,故B操作正确,故B错;
C、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着.所以C操作正确,故C错;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D操作正确,故D错.
故选A.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5、“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
.(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AC


(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浓度不同(或“产生氧气的速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因素”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有: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的浓度、温度等.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这说明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是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双氧水的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
①③⑤④②(或③①⑤④②)
.(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AC
AC


(3)取a、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催化剂种类不同,催化效果不同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温度
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是小华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25%的NaOH溶液的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1)a操作中的错误是                                            。

(2)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字母)。

       A. 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 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 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7.5 ml

D. 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3)小华同学用配制的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如下图所示装置),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第二种可能性

④小华同学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你帮助她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                                                       

(4)小华同学又用配制的溶液来做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实验时,她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华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B.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C.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小华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的是         (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图所示a、b、c、d四个点,表示可燃物容易着火的点是      点(填字母序号)。

  (2)请根据下列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

    参加反应的化合物A与化合物B的分子个数比为——,生成物中单质分子与化合

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3)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不含催化剂)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所得固体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5%,则反应中已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4)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甲图中R物质在室温(20℃)时的饱和状态为D点,40℃时的饱和状态为A点,现将

    甲图中的R溶液从A状态变到B状态,请设计并简述两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途径:

    a.——、    b.——;   c.A状态由两种不同途径变到B状态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等———(填“是” 或“否”)。

    ②乙图是表示M、N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向50g M、80g N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冷却至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

    a.只有N析出晶体;    b.M、N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只有M析出晶体:    d.M、N均有晶体析出:

    e.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灵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影响双氧水分解因素”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两支大试管,分别倒入适量的6%、15%的双氧水,再加入等量的MnO2,各收集一小试管气体,发现浓度大的先收集满。该操作过程中合理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选填序号)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有连续稳定气泡再排水集气  ③将水槽中待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注满水  ④旋紧连有导管的单孔塞   ⑤向大试管内倒入适量双氧水再加入少许MnO2粉末

(2)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4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                      

A        B        C        D

(3)取a 、b两支试管加入等体积6%的双氧水,再分别加入少许MnO2粉末、CuO粉末,发现a 中比b中产生气泡多且快。随即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悬空伸入试管内,发现a中火星复燃,b中火星仅发亮但不复燃。由此得出影响双氧水分解的因素是                 

(4)再取一支试管倒入适量6%的双氧水,仔细观察溶液内有少量细小气泡浮起;然后将该支试管浸入约80℃的热水中,溶液内气泡明显增多。这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悬空伸入试管内,却不能复燃。试对比第(3)题a 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两者现象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