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无色气体,可能由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此气体做如下实验:(1)将此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2)将此气体导出并在管口点火,使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烧杯内壁上出现白膜.根此现象推断:此气体一定含有 ,不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H2.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现象分析判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解: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出现;说明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产生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呈蓝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能含有氢气.
故答案是:CO,CO2,H2.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及其物质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z>y>x D.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大、减小还是不变呢?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实验探究】
(1)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写出B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后,甲同学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2)丙进行了图C所示的实验,用细铜丝吊着一根长玻璃棒,在其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甲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 (填数字序号)不变.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反思与评价】
(4)B实验反应后,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原因是 .
【表达与交流】
(5)写出C实验中a端铜丝表面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氧气的三态变化﹣﹣氧分子的大小和间隔发生了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① ③
(2)请仔细分析装置A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是 (填a、b或c)
(3)采用方法c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 (填“A”或“B”).为检验装置B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 .
(4)利用装置A制氧气,A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5)利用B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