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间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1Na2CO3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1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NaC1Na2CO3

(讨论与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其中有一个猜想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这个猜想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反应后的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得出猜想3是正确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_____

A 酚酞溶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C 稀硫酸 D 氯化钡溶液

(拓屐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答案】1 错误 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会使酚酞溶液变色 ACD 蒸发

【解析】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在溶液中Na2CO3HCl不能共存;

实验与结论: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其结论错误,理由是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会使酚酞溶液变色;

2)为验证猜想4成立,可以选择酚酞试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可以选择稀硫酸,因为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选择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ACD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根据HCl 具有挥发性,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蒸发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A 氢气  B 金刚石  C 氢氧化钠  D 硝酸钾  E 氦气  F 熟石灰

1)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

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4)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且能填充气球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1)人们习惯上把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统称为“五金”,在“五金”顺序中把金属__的位置移到最后,正好符合由弱到强的__顺序.

(2)铝、铁、铜是我们生产生活中使用比较广泛的金属.如图1所示用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延展性的是__(填字母序号).

(3)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低于任何一种组成金属的熔点.下表是一些金属的熔点数据.

金属

熔点/

1083

419.6

231.9

327.5

271.3

320.9

铅锡合金中某种金属的质量分数与合金的熔点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其中横坐标表示的是__的质量分数;当合金熔点最低时,合金中铅与锡的质量比为__

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组成,其熔点约为__

A.15~30; B.60~80; C.235~250; D.300~3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 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本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 B > 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__(“B”“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0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活动与探究二】用变量控制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3)实验三目的是探究___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实验四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该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属于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CO2C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1)观察到A____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

(2)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4)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同学们建议在BC之间连接一个与A相同的装置,则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_

解释与应用(6)日常生活中厨房里的燃气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CO,人吸入较多CO会发生中毒,中毒的原理是CO与人体血液中_______结合使它失去输氧功能,因此厨房里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透气,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七种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 ABCD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即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物质,DF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E的粉末为黑色(其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写出:

1F的化学式_____

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某同学对初中所学气体制备等知识进行的整理,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

2.用高锰酸钾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时,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使用装置A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4.某同学点燃蜡烛,然后放入D中,迅速将ADE连接好,打开活塞,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学经过讨论后,认为并不一定能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就是气体,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g

t2℃时,NaCl的溶解度_____Na2CO3的溶解度(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要从海水中提取NaC1,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蒸发结晶降温结晶”)

④要将Na2C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一种即可)

t1C时,若把10gNa2C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Na2CO3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06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该主题倡导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

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

3)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____

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4)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6CO2+6H2O C6H12O6+6O2 bCO2+3H2 CH3OH+H2O

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即:只生成一种产物).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若该生产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则这种产物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甲醇(CH4O B 甲酸(CH2O2 C 乙醇(C2H6O D 乙酸(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