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且常温下都是液体;丙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1)甲分解成生成乙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些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该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____。
(2)实验B:该实验能够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C:电解水负极出来的是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4)实验D:实验开始时锥形瓶上没有放气球,导致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实验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a.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小刚把广口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 (填“左移”、“右移”或“不动”)。当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时,可以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浑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来证明了植物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b.小明看了小刚的方案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具体的操作是:取一只大烧杯,向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澈的河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部分X气体。
(3)X气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4)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小试管内汇集的气体压强比外界的大气压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项没有科学根据的是( )
A.用化石燃料制取合成橡胶 B.气功可以将银变金
C.动物可以通过克隆的方式繁殖 D.利用化学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学生欲称取9.6g氯化钠,他在左盘放了9g砝码,把游码移到0.6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是( )
A.9.6g B.10.2g C.9g D.8.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
”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示意图中甲、乙、丙均为混合物 B.过程Ⅰ和Ⅱ都发生化学变化
C.过程Ⅱ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过程Ⅱ变化中最小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安海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钠 C. 铜 D. 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十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卢瑟福发现电子和原子核
B.俄国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C.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
D.我国张青莲精确测定相对原子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乙醇(化学式C2H5OH)是一种能代替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g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发生如下反映,XC2H5OH+8O2YCO2+ZCO+9H2O
(1)计算系数X的值是_____.
(2)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