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氧气和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

(1)写出图1中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酒精灯.
(2)写出用图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将收集的氧气通入图2的装置中,能证明既产生二氧化碳又产生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分别是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E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frac{\underline{\;\;△\;\;}}{\;}$Cu+CO2
(4)图2中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B中剩余的CO2气体.

分析 (1)认识常见仪器,熟悉常见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图1是固体受热制取气体,制取氧气可以选用高锰酸钾或者氯酸钾,但是本图中试管内没有棉花团,所以尽量不要选用高锰酸钾;
(3)实验中证明生成二氧化碳应该是借助石灰水的变浑浊,而证明一氧化碳的存在则需要将一氧化碳转化为而二氧化碳后检验,或者借助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检验;
(4)在检验一氧化碳的过程中,由于开始是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的,所以要避免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的干扰,所以要先用氢氧化钠吸收残余的二氧化碳,以便排除对后期一氧化碳检验构成干扰.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铁架台,②是酒精灯;
(2)写出用图1制取氧气,由于是固体加热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只能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 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能证明既产生二氧化碳时,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产生一氧化碳根据图中的装置可以理解为借助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进行检验,而这个转化过程是借助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进行的,黑色的氧化铜会变成红色,而二氧化碳不会和氧化铜反应,所以通过这个颜色变化能说明一氧化碳的存在;当然也可以借助E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进而说明一氧化碳的存在;
(4)在检验一氧化碳的过程中,由于开始是和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的,所以要避免二氧化碳对一氧化碳的检验的干扰,所以要先用氢氧化钠吸收残余的二氧化碳,以便排除对后期一氧化碳检验构成干扰.
故答案为:(1)铁架台,酒精灯;
(2)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变红色,E中石灰水变浑浊;CO+CuO$\frac{\underline{\;\;△\;\;}}{\;}$Cu+CO2
(4)吸收B中剩余的CO2气体.

点评 解题要注意从题目设计的意图来研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注意某些隐性条件对解题的限制,如图1中没有棉花团,则提示不要使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590g.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4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45.8mL,水的体积是346mL.
(2)13g锌与上述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所得氯化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从Na、Ca、Cl、C、O、H、N、K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①作为调味剂和防腐剂的盐为NaCl; 
②可作复合肥的盐是KNO3
③可用于治疗胃液过多症的盐NaHCO3;  
④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CaCO3
⑤食醋中的有效成分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学好化学可以走出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①水银不是银,②双氧水不是水,像这样的知识除上面外,我还能写出两个:(1)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2)铅笔芯不是铅,而是石墨制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g;
(2)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Ne的化学性质稳定;F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实验中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集气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导致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氮气(在高温条件下)与瓶内的其他物质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Mg$\frac{\underline{\;点燃\;}}{\;}$Mg3N2
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
(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A.点燃B.澄清的石灰水
C.灼热的炭层D.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A、B、C、D、E、F、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A、B、C均为单质,D物质中两种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1,G为工业“三酸”之一.
(1)B的化学式为O2,F的名称为亚硫酸.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H2O═H2SO3
(3)B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3+O2═2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