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加入甲物质,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
C、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主要为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直接看出;
B.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据此可得出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
D.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来分析.
解答:解:A.从图看,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说法正确.
B.大多数物质可以采用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其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中增加溶质、蒸发溶剂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的说法正确.
C.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种物质的溶解度.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w,即t2℃时,在100克溶剂里最多溶解wg甲或乙,所以,t2℃时,甲或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是W:100.故C的说法正确.
D.从图看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甲的溶解度变化大,析出的晶体主要是甲,故D的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以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如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只答2点即可),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2)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生成的那个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C、离子是原子中质子数发生变化形成的粒子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油脂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B、青少年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蛋白质,所以要多吃水果
C、煤、天然气、乙醇是不可再生的燃料
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  )
A、CO2 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CO2的排放量较低
D、CO2常用于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考时,小明的食谱中有:红烧肉、米饭、清蒸鱼、矿泉水.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小明还需增加摄入的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B、糖类
C、维生素D、无机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
A、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未测值为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