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空气液化B.白酒挥发C.酒精燃烧D.树枝折断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 解:A、空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空气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白酒挥发过程中,只是白酒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D、树枝折断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 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就不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表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事实解释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是二氧化锰,它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若用排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装置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某同学在验满时,始终观察不到应该发生的现象,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B中仪器①下端需要浸入到液面下,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5)用A、D组合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为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A和E(填装置字母).
(7)有一名同学欲用图F装置采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
(2)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分子
(3)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4)写出细铁丝在氧气瓶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此反应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此实验中集气瓶内事先留少量水的目的防止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
(5)检验一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请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硫在空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4)氢气与氧化铜反应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不含有其它杂质)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10g合金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剩余部分固体,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2g,请回答:
(1)溶液中剩余固体成分是铜或Cu
(2)试管中物质总质量减少0.2g,是因为生成了氢气或H2
(3)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X=16,Y=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房屋倒塌,粮食被埋而生霉
C.蜡烛燃烧后变短D.冬季室内窗玻璃上出现水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创意之一.钻石就是经过琢磨的金刚石,广告词中体现的金刚石的性质是(  )
A.稳定性B.硬度大C.熔点低D.难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