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约占空气质量的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3”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3H ②NH3 ③3CO2 ④Al3+ ⑤
(1)表示1个分子中所含某原子的个数是_____;
(2)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
(3)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
(4)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
(5)表示1个某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欲用F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时水从______管口排出(填a或b),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______色。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很多化学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相互反应。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八种不同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已知A物质俗称纯碱,它的另一个俗称是_____。
(2)已知H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F是黑色固体,则F是__,G→H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
(3)D是_____。
(4)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该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做出猜想):
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这瓶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明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溶液,原因是_____.
(2)小李另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小王认为小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还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_____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_____.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且取用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实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
(2)t℃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填一种即可)
(3)将t2℃时。将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是____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种?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类型(化合或分解)
⑴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反应
⑵铜绿受热变黑_____(________)反应
⑶白磷自燃_____(________)反应
⑷硫黄燃烧____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设计了“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验,如图所示。请你和大家一起进行探究:
(1)按如图方式实验,将烧杯倾斜,使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该实验中,大家进行了两次称量,有四个小组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有问题的两组数据是________(填序号)。
A | B | C | D | |
稀盐酸加入碳酸钠粉末前称量/ | 86.5 | 86.8 | 84.8 | 86.5 |
稀盐酸加入碳酸钠粉末后称量/ | 86.5 | 81.6 | 79.7 | 87.8 |
(2)小华发现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请你帮助她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在老师启发下,同学们认识到要通过该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的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