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杂质的原理(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1)KCl(K2CO3)K2CO3+2HCl═2KCl+H2O+CO2↑;
(2)CO(CO2)CO2+2NaOH═Na2CO3+H2O;
(3)金属铜(金属锌)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1)要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实质就是除去碳酸根离子,可利用K2CO3溶液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
(2)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能和酸反应,铜和酸不反应,故可用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锌,然后过滤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K2CO3+2HCl═2KCl+H2O+CO2↑;(2)CO2+2NaOH═Na2CO3+H2O;(3)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现有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19.9g,将该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求:
(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当加入84.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小明发现将拌了安多夫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加热到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440℃时完全分解.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到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探究一】对烧煮时产生大量气体的探究
(1)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2
他设法收集了除去醋酸气体的气体样品,用如图1装置验证水蒸气和CO2存在.装置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为:
气体样品→d→c→b→a.
(2)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产生的.
猜测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1取样与试管中,加入食醋,并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2取安多夫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试管口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残留白色固体粉末
【实验结论】:猜想①、②都正确
【实验探究二】测定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上述实验2中,小明发现充分反应后,试管中仍留有一些白色固体粉末,通过查阅资料
发现是碳酸钠和氯化钠.小明想用测定白色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来推算安多夫样品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于是称取实验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粉末6.9g,设计了如图2实验方案:
(1)“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实验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3)确定沉淀A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或碳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
(4)该安多夫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厨房中的物品不易溶于水的是(  )
A.酱油B.食盐C.花生油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C、D装置制取、收集氧气时,C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爆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图2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4)人类生存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5)下列化学变化中,氧气不作为反应物的是③
①天然气燃烧   ②缓慢氧化   ③光合作用    ④钢铁生锈
(6)乙同学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将产生的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BC(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试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化学符号表示:
(1)四个氯气分子4Cl2
(2)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3}{N}$H3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4)三个硫酸根离子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同学欲配置4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全部操作过程如图所示,看图回答问题:

(1)称量时,应称取3.6g 食盐,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mL,则须量取36.4mL水,如果有10mL、50mL和100mL的量筒,最好选取50mL的量筒.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3)如果所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小于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写一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
(1)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蚁酸在隔绝空气加热条件下的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来两种猜想:
①猜想1:该气体是CO2
猜想2: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1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若猜想2成立,则:
③实验时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O气体.
④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⑤实验时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在尾部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NB.OC.H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