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现象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处最先炭化(填字母代号)。结论:蜡烛的火焰中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________。

(4)蜡烛刚熄灭时,烛心会冒出白烟,点燃这白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轻(或小)

(2)外焰 内焰 焰心 a 外焰

(3)浑浊 二氧化碳(或CO2)

(4)蜡烛被重新点燃 白烟是非常细小的石蜡固体

【解析】

试题分析:(1)蜡烛能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质软,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2)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把火柴梗放在火焰上1秒后取出,外焰部分最先碳化,由此说明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

(3)由于蜡烛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与水,所以在烧杯内会有水雾出现,由于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可被人点燃。这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它是吹灭时形成的非常细小的石蜡颗粒。

考点:蜡烛燃烧的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及其pH,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
A、食醋(2~3)B、食盐水(7)C、鸡蛋清(7~8)D、炉具清洁剂(12~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①矿石粉碎;②火药爆炸;③轮胎爆炸;④金属生锈;⑤铁熔化;⑥水沸腾;⑦汽油挥发;⑧食物腐败;⑨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⑩用高粱酿酒;?可燃物燃烧;?湿衣服晾干;?铜抽成铜丝;?白糖熬成糖块;?泥土压成砖坯;?冰化成水;?燃放烟花爆竹。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2-2-1氧气的性质(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练习(人教)2-2-2氧化反应及化合反应(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所有化合反应的共同特征是两种物质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质

D.无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人教版)11-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表是某实验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实验

序号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

温度/℃

混合后最高或最低温度/℃

3.2 mL水

3.2 g Na2CO3固体

20

24.3(t1 )

35 mL稀盐酸

3.2 g Na2CO3固体

20

25.1(t2 )

35 mL水

2.5 g NaHCO3固体

20

18.5(t3 )

35 mL稀盐酸

2.5 g NaHCO3固体

20

16.2(t4)

(1)从实验①、③数据可知:Na2CO3溶于水________热量,NaHCO3溶于水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2)根据t2>t1 可知Na2CO3与稀盐酸反应______热量,根据t4<t3 可知:NaHCO3与稀盐酸反应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同步]2015年课时同步(人教版)11-1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1)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名师精品推荐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粉末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上海市闸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材 B.升高木材的温度

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