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某化工厂生产烧碱的流程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是水
B. 滤液D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环境污染
C. 反应池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D. 操作①的名称是蒸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下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2和SO2。
(1)钢样处理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 。钢样中的Fe3C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C+3O2 +CO2
(2)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中Mn的化合价为 。
(3)装置 B的作用是 ,装置 B中的现象是 。
(4)装置C的作用是 。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 (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5)装置D的作用为 ;装置E的作用为 .
(6)钢样中加入某物质可降低煅烧温度,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该物质在组成上需满足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矾(FeSO47H2O)用途广泛,可用作净水剂,医学上可用作补血剂,还可用于制颜料。
(1)绿矾是一种絮凝剂,利用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_____,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缺铁会引起贫血,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3)《本草纲目》中记载,绿矾“煅过变赤,则为绛矾”。绛矾是古代壁画、彩塑中使用的一种红色颜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绿矾高温分解的产物很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绿矾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一种固态金属氧化物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②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④硫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部分性质如下表:
硫的氧化物 | 熔点 | 沸点 | 水溶性 | 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 | -75.5℃ | -10℃ | 易溶于水 | 能 |
SO3 | 16.8℃ | 44.8℃ | 易溶于水 | 不能 |
(提出问题)
《本草纲目》中记载绿矾“煅过变赤”,经实验验证绿矾高温分解确实产生红色固体,说明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一种固态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_____,那么产生的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猜想1:H2O 和____________;
猜想2:H2O 和SO3 ;
猜想3:H2O、SO2和SO3 。
甲同学认为无需通过进一步实验即可判定猜想2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乙同学用以下装置检验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需将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分析现象)进行上述实验,观察到A中试管内溶液________,B中U形管内固体________,D中U形管内出现无色晶体,说明猜想3正确。
(得出结论)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使绿矾高温分解,将生成的SO3和H2O同时冷凝并发生反应SO3+H2O=H2SO4 ,所以古代称硫酸为“绿矾油”。假定SO3和H2O全部冷凝并充分反应,SO2全部逸出,则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是铁锈的主要成份,R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⑤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氧化镁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②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一种难溶性碱。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另取一瓶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 ②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__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得到红色溶液 | 猜想2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根据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仪器c的名称为______,将仪器a与d连接,操作方法是______;
(2)图乙所示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利用装置丙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写序号)
A.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B.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4)若使装置丙能控制反应速度,可选用图丁中的______(填序号)代替图丙中的______(填名称).
(5)下列对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③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铁溶液混合后能产生蓝色沉淀;④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在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B | C | D | |
实 验 装 置 |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测出减少的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和B可以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和C形成的化合物(气体)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D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_,D为_________。
(2)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A2B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2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小明与同学欲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制取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并验证其有关性质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②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点燃 A 中的酒精灯制取并收集氧气, 用装置 A 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检验 B 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 , 且瓶壁上有水雾出现,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接着,将蜡烛从集气瓶中取出,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步骤和现象),证明蜡烛燃烧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4)小明同学发现装置C有一处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将装置 C 改正后放入适量的药品,即又开始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