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4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条件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做了如下四个对比实验:
①取m g大理石粉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反应;
②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反应;
③取m g大理石粉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反应;
④取m g块状大理石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产生气泡的快慢顺序为③>①>④>②.
实验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产生CO2快慢的因素有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认识书写仪器名称.掌握导管与橡皮管的连接方法这一基本操作.
(2)掌握往试管口塞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的方法,了解不规范操作易造成的不良后果.
(3)此反应、收集装置适合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4)组装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使反应既能随时发生也能随时停止,能有效控制反应速率.
(5)通过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可以得出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解答:解:(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认识书写仪器名称;将导管插入橡皮塞的方法是: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带玻璃导管,先将插入橡皮塞的导管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即可.
故答案为:试管;将插入橡皮管的导管一端用水润湿;
(2)往试管口塞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的方法:左手拿试管,右手拿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橡皮塞往试管口慢慢转动塞入.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面上,拿塞子用力往试管内硬塞,这样易将其压破,刺伤手.
故答案为:压破试管(或刺破手);
(3)图3装置是适合选用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反应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且生成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加热,不适合要求;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适合要求;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适合要求;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适合要求.
故答案是:C、D;
(4)图3中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也无法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从图4中选取装置 C 与图1中仪器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则可控制反应的速率;若从图4中选取装置 B 与图1中仪器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则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是:C.
(5)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通过对比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大理石和盐酸反应产生CO2快慢的因素有大理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2HCl+CaCO3=CaCl2+H2O+CO2↑;大理石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一些注意事项:如仪器的装配和连接方法,连接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滴加的稀硫酸质量与溶液pH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所滴加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2CO3  NaNO3  NaCl  Na2SO4中的几种,取少量的固体做如图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白色沉淀E是
 

(2)该固体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表格回答:部分酸、碱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NO3-Cl-SO42-CO32-
H+溶、挥溶、挥溶、挥
Na+
Ca2+微溶微溶不溶
Ba2+不溶不溶
Cu2+不溶不溶
Zn2+不溶不溶
Fe3+不溶不溶
(1)Ba(OH)2的溶解性为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微溶性盐
 
(填化学式).
(2)Zn(NO32、CuCl2两种溶液
 
发生反应(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
 

(3)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步骤二: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步骤三: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步骤二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何鉴别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②只有CO③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
 

(2)若试纸变蓝色,石灰水不变浑浊,则只有
 

(3)若试纸变蓝色,石灰水变浑浊,则既有CO2,又有CO.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
(1)该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雨同学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加热了一会儿,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有: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来.原因是:
 

(2)夏天闷热的天气,鱼池中的鱼经常浮起头,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