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能实现下列物质类别间直接转化的单质是(  )
 单质$\stackrel{氧气}{→}$氧化物$\stackrel{水}{→}$酸或碱$\stackrel{碱或酸}{→}$盐.
A.甲烷B.C.D.

分析 根据题意,物质类别间直接转化的关系为单质$\stackrel{氧气}{→}$氧化物$\stackrel{水}{→}$酸或碱$\stackrel{碱或酸}{→}$盐,据此结合甲烷、镁、硫、铁的化学性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错误.
C、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能实现物质类别间直接转化,且硫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
D、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2015年春节前夕,达州市城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雾霾天气主要是由空气中PM2.5增多引起的.
(1)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其实就是我国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D(填字母序号).
A.氮氧化物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③(填序号).
①天然气  ②石油  ③酒精  ④煤
(3)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4)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能减少PM2.5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等(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BD(填序号);
(3)用装置A与C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图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 的顺序是c→d→b→a→e(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科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想对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粗略测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选用了三种试剂:A.蒸馏水  B.锌、铜合金  C.稀硫酸.根据小科的实验思路,请你思考:
(1)在广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内应加入B(填写试剂的相应字母标号).
(2)如要测定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能否用上述实验方法,请说明理由:能,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内放入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烧杯中放入稀硫酸,氧化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导出后进入广口瓶,把广口瓶中的水压入量筒中,量筒中收集的水的体积即为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再根据氢气的密度可以计算氢气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锌的锌粒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CO2.漂白粉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NaCl04(液)+NH4Cl(液)$\frac{\underline{\;90℃\;}}{\;}$NH4ClO4(液)+NaCl(液)
(1)若NH4Cl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氨气和浓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NH4ClO4和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和0.15(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填操作名称)干燥.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代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2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准确称取样品a g(约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3:准确量取40.00mL约0.1mol•L-1H2SO4 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经滴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mL  3mol•L-1NaOH 溶液.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mL
步骤8.将实验步骤1-7重复2次
①步骤3中,准确量取40.00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酸式滴定管.
②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1、5、6(填写步骤号).
③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硫酸溶液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镁与NH4Cl溶液反应,不仅有一种盐生成,还有气泡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气体可能是HCl、O2、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HCl,他将气体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该气体中无HCl(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H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2NH3+3CuO═3Cu+N2+3H2O,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中观察到酚酞试剂变红,证明有NH3;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黑色铜网逐渐变红,证明有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验纯以确保安全.
(5)写出Mg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NH4Cl=MgCl2+2NH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二氧化硫
C.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烟雾
D.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相同的条件下,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说明影响碘的溶解能力的因素是(  )
A.温度B.压强C.溶质的性质D.溶剂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