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不同的是(  )
A.核内质子数目B.核外电子数目C.相对原子质量D.原子质量

分析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的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的不同.

解答 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总称,不同的元素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铪和钨两种元素也不例外,铪、钨两种元素原子不同的是质子数.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对元素概念的考查,只要抓住元素的本质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洗涤仪器
C.
取用较大块状固体药品
D.
氧气的验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列是某同学完成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活动报告的一部分,请帮他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1)取四只相同容积的集气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四只集气瓶中的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2)分别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滴入等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化不明显;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较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具有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的性质.
(3)分别在另一瓶空气中和另一瓶呼出的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木条火焰继续燃烧一段时间才熄灭;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现象是:木条火焰熄灭.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而二氧化碳增多.
(4)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看到玻璃片上有雾气出现.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增多.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不同已有初步了解.请写出你初步得出的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多,水蒸气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纳米材料”特指粒径1~100nm(1nm=10-9 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两种气体是N2、CO2.写出NO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
(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溴化银(AgBr),溴化银见光分解为银(Ag)和溴 (Br2),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镜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见光2AgBr$\frac{\underline{\;光照\;}}{\;}$2Ag+Br2
避光2Ag+Br2═2AgBr.
(3)在军事术语上把核潜艇在海里的连续航行叫长行.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行,在潜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化学再生装置.制氧气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加热高锰酸钾 ②电解水 ③在常温下使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④加热氧化汞.其中最适宜在潜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标号)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至少写两点):
①节约能源②减少舱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原料易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下列现象中,说明燃着的气体是CO的是(  )
A.火焰呈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不变浑浊
B.火焰呈蓝色,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C.火焰呈蓝色
D.火焰几乎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在这个温度下,不可能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
A.27%B.26%C.25%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中,能用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是(  )
A.氯化锌B.硫酸铜C.氯化铁D.硫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电解5.4g水生成氢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氢气密度为0.09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和石灰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b(b或a或0处),其原因:左面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若把塞子去掉,同样使稀盐酸与石灰石接触,指针又将指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