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 (已知CaCO3 CaO+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生成2.2 g CO2气体

B.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可产生5g沉淀

C. 原来CaCO3的质量为10g

D. 将剩余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又可产生2.2g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常用的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实验只需控制软水和硬水的体积相同即可

B. B实验可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C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

D. D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中的ⅹ值可以任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一种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 D. 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合作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对镁条变黑条件及黑色物质成分作如下探究。

(猜测)镁条变黑可能原因:①空气中O2使镁条变黑; ②空气中的N2使镁条变黑; ③····

猜测①、②均不合理,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查阅)①浓硫酸有强吸水性 ②NaOH溶液能吸收CO2气体。

③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硫酸钠。

(实验)用图示装置(镁条长度及试管容积均相同),分别进行下列实验。20天后,前3支试管中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仅试管D中镁条表面全部变黑。

(结论)

(1)试管C中,Na2SO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只用氧气是否会使镁条变黑

(2)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实验是_____(填另一试管编号)与D。

(3)由上述实验推知,镁条变黑与_______(填序号)有关。

a.CO2和H2O b.H2O和O2 c. .CO2和O2 d. .CO2、H2O和 O2

(查阅)①镁表面黑色物质是Mgx(OH)yCO3(以下用M表示)。

②Mgx(OH)yCO3受热会分解为MgO 、CO2和H2O。

(4)取14.2gM充分加热,得剩余固体8.0g、CO24.4g,则M中x﹕y=_______(填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合作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铜屑表面呈绿色,欲利用其制取胆矾 (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制取流程,有关该流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Cu2(OH)2CO3+2H2SO4 2CuSO4+CO2↑+3H2O,CuSO4·5H2O受热易分解]

A. 操作①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B. 溶液A中有两种溶质

C. 由固体B制取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方法2更符合绿色化学要求

D. 操作②的步骤为:将硫酸铜溶液加热蒸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合作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过滤操作中用玻璃棒引流

B.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

C. 在装有19毫升水的量筒中加入1克NaOH配制20g5%NaOH的溶液

D. 生铁粉末和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固体不会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句容市崇明片合作共同体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俗称(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 水银~Ag B. 氯酸钾~KCl C. 铁锈~Fe3O4 D. 干冰~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 H2 B. H2O C. H2O2 D.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