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原子不能再分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B、根据微粒的特征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D、根据原子可以再分考虑.
解答: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A正确;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
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故C错误;
D、原子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D错.
故选A.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的特点,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正确的是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A.12号元素的离子符号是Mg+2               B.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

C.表中右边是非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   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元素在地壳中有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现在还没有广泛使用
D、我国有丰富的氯化钠资源,利用氯化钠可以配生理盐水和制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仪器选择、现象、注意点、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配制10g 5%的食盐水溶液时,用50mL量筒量取9.5mL水
B、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后,铁丝表面逐渐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D、在铜绿受热分解实验中,先进行均匀加热,再固定集中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哈尔滨地铁的建成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提升了哈尔滨交通运输的能力.下列有关地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铁站要安装通风设备
B、地铁车内部的座椅采用的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地铁的开通能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
D、地铁建没过程中使用的钢轨是锰钢,其韧性好、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对下列反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五氧化二磷
B、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分子不断运动,原子不运动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硬水和蒸馏水 观察颜色 加入肥皂水
B 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分别点燃,闻气味 看价钱,比价格
C 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 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氮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作用,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