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法
A KCl固体(KClO3MnO2,H2O加热后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H2(HCl)Na2CO3溶液、浓H2SO4吸收、干燥
CKNO3固体(KOH)H2O、CuSO4溶液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CaCl2溶液(HCl)过量的CaO过滤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加热后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KOH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过量的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用X表示);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并吸收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
②根据O2的性质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为探究X可能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Na202和C02都不含氢元素,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X是Na2CO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a2CO3性质的探究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向其中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Ca(OH)2=CaCO3↓+H2O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03+CaCl2═CaC03↓+2NaCl
(3)3.9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下四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   Cl-   OH-   Na+B.Fe3+  CO32-  H+  Cl-
C.Na+    Ba2+NO3-   SO42-D.H+   Na+   K+    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50mL 20%的硫酸溶液和50mL 80%的硫酸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  )
A.100%B.56%C.50%D.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称取0.75克食盐用于配制溶液,应该把食盐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C.酒精灯用完后,先用嘴吹灭,再盖上灯帽
D.做化学实验前,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对实验的成败很关键,请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先后的理由:
(1)加热碱式碳酸铜检验气体产物,结束时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2)制取氧气时,先加热盛高锰酸钾的试管,等到气泡均匀冒出时,后将导管伸入倒置于水槽中的集气瓶口,理由是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防止收集氧气不纯;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后停止加热,理由是防止铁重新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读出液体体积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除去CO中的CO2
D.
滴管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
【猜测】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二氧化碳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CO↑+CO2↑+H2O.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水蒸气.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中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甲、乙、丙、丁均是由钙元素形成的四种常见化合物,丙、丁属于盐,另两种物质分别是氧化物和碱,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甲的俗名为生石灰
(2)丙→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3)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写出1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