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三月,洛阳牡丹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大米、小麦等能被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三月,洛阳牡丹花香四溢,是因为牡丹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牡丹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大米、小麦等能被磨成粉末,大米、小麦是各种粒子的集合体,是宏观概念,不能用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故选项解释错误.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降温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
B.置换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是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 ①⑦③②⑤④⑥ |
| ⑦②③①④⑤⑥ | C. | ⑤⑦③②①④⑥ | D. | ⑦③①②④⑥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CO2;常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
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
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增加 ④溶液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以减少酸雨
B.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层空洞
D.使用乙醇代替汽油作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